第43章 全靠演技(2/2)
锅炉房的值班老陈也得到了老刘的招呼,对姜晨的频繁出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锅炉房成了姜晨的秘密基地。
他找了一个相对干净的角落,铺开从车间“借”来的大张绘图纸,拿出铅笔、三角尺和圆规,煞有介事地开始“设计”和“绘制”。
实际上,真正的、完美的蓝图早就像照片一样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他现在所做的,更像是一种“临摹”和“做旧”。
他不能画得太快,也不能画得太完美。
他会故意在一些线条上稍作停顿,模拟思考的过程;会在一些数据旁边打上问号,或者用橡皮擦擦改改,留下一些“修改”的痕迹;甚至会有意地在一些非关键结构上,画出一些看似合理但并非最优的“初稿”方案,然后再在旁边画上“改进后”的方案。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份最终拿出去的图纸,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年轻人经过反复思考、不断摸索、最终得出的成果,而不是凭空冒出来的“神来之笔”。
他不时地会对着冰冷的锅炉本体,拿着卷尺比比划划,在本子上记录一些真实的数据,然后回到图纸前,眉头紧锁,仿佛在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推演。
甚至会故意弄脏自己的手和衣服,沾上一些煤灰和油污,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亲身参与了实践探索。
老刘偶尔会端着他的搪瓷缸子晃悠过来看一眼。
看到姜晨埋头于图纸堆中,或者对着锅炉指指点点、念念有词,他虽然还是将信将疑,但心里那份期待却又多了几分。
这小子,看样子是真上心了。
就这样,白天在06车间指导步枪试制,赢得尊重;空闲时则躲进锅炉房,精心“伪造”蓝图,营造假象。
双线并行,有条不紊。
半个月很快过去了,06车间那边,剩下的600支63式步枪已经初具雏形,进入了精细打磨和装配调试阶段。
老师傅们对这种重量更轻、结构更优化的新步枪赞不绝口,隔壁07车间的钱主任更是几次找到王连长,建议尽快扩大试生产规模。
当然,这都需要来自军区领导的“订单”才行。
而在锅炉房这边,姜晨的“设计工作”也终于接近了尾声。
经过十几天的“奋战”,一套看起来略显粗糙,带着修改痕迹,但核心结构和关键数据却与系统方案高度一致的锅炉改造蓝图,终于“大功告成”。
他小心翼翼地将几张图纸卷好,用绳子捆扎起来。
图纸的边缘被他故意磨得有些毛糙,上面还沾着几点难以擦去的油渍和铅笔灰,充满了“手工绘制”的质感。
拿着这份凝聚了他“心血”(主要是演技)的蓝图,姜晨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接下来,将是关键的一步——说服王连长,将这份蓝图变成现实。
他走出锅炉房,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他没有回宿舍,也没有去06车间,而是径直朝着厂部办公楼的方向走去。
那里,有他此行的目的地——厂长办公室。
脚步踏在略显坑洼的水泥路上,发出清晰的回响。
他的心跳有些加速,虽然可以看出王连长很是看中自己。
但就像老刘说的那样,这可是龙阳军工厂的心脏,不是63式步枪可以碰瓷的。
面对这样大动干戈的的行为,王连长还会支持自己吗?
他走到那栋略显陈旧的两层办公楼前,抬头看了一眼二楼那个挂着“厂长室”牌子的窗户。
窗户后面,就是决定这份蓝图命运,甚至可能影响工厂未来走向的人。
不再犹豫,姜晨迈开步子,走上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
他来到厂长办公室门口,门紧闭着。
他能想象到门后那张熟悉的、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以及坐在桌后那个眼神锐利、不怒自威的身影。
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衣领,确保手中的图纸卷得整整齐齐。
然后,他抬起手,用指关节,在那扇厚实的木门上,轻轻叩响。
“咚咚咚。”
敲门声在寂静的楼道里回荡,清晰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