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排兵布阵(2/2)
姜晨没有闲着,他走到炉排旁,对几个负责机械维修的师傅说道:“李师傅,麻烦你们把这几段变形的炉排先拆下来。图纸上有标明,哪些需要校正,哪些缝隙需要调整。咱们得保证炉排活动顺畅,通风均匀。”
李师傅是钳工出身,手艺精湛。
他仔细看了看图纸,又对比了一下实际的炉排状况,点了点头:“行,这活儿交给我们。不过这炉排用了十几年,硬得很,校正起来怕是费点劲。”
“辛苦李师傅了。”姜晨道,“校正的时候注意火候,别退火太过,影响强度。”
“放心吧,小子,这点数我们还是有的。”李师傅咧嘴一笑,招呼着伙计们开始拆卸沉重的炉排片。
接下来是二次风管的加装。
这是整个改造方案中新增的部分,也是提升燃烧效率的关键。
“张哥,孙哥,”姜晨找到负责管道和焊接的两位师傅,“看到图纸上标注的这四个位置了吗?咱们需要在这里开孔,然后把这几根预制好的短管焊上去,角度要严格按照图纸来,这是二次送风口,用来补充氧气,让那些没烧完的煤气能继续燃烧。”
他拿起一根用废旧钢管截好的短管,比划着安装的角度和深度。
焊接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在这种老旧设备上开孔焊接,更是考验功夫。
张师傅和孙师傅都是厂里的老师傅,经验丰富,但看到姜晨那精确到毫米的要求和对焊接角度的苛刻,还是忍不住嘀咕:“这要求也太细了点吧?差不多就行了呗。”
“不行,张哥。”姜晨立刻摇头,表情严肃,“这个角度直接影响二次风喷入的深度和覆盖范围,差一点,效果就可能打折扣。咱们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他的坚持让两位老师傅没再说什么,拿起焊枪和切割工具,一丝不苟地按照图纸要求开始作业。
刺眼的弧光亮起,伴随着滋滋的声响和金属熔化的气味。
最后是烟道的改造。
姜晨直接带着老刘和几个身手灵活的工人,钻进了相对狭窄的烟道内部。
“刘班长,您看这里。”姜晨用手电照着烟道内壁,“咱们在这里加一道挡火隔板,不用太厚,能改变一下烟气流向就行。然后在后面这个转弯的地方,焊上几根这样的角铁,做成扰流筋。”他用粉笔在布满烟灰的内壁上画着标记,“这样能让高温烟气在这里多停留一会儿,跟水管充分换热,而不是一股脑直接跑烟囱里浪费掉。”
老刘看着那黑漆漆、积满烟灰的烟道,又看了看姜晨图纸上那几道看似简单的隔板和扰流筋,将信将疑:“就这么几块铁皮,真能管用?”
“管用不管用,试试就知道了。”姜晨笑道,“原理很简单,就是让热量多走点弯路,别跑那么快。”
整个锅炉房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
拆卸、砌筑、打磨、焊接、安装……不同的工种在姜晨的统一指挥下,围绕着这台老旧的01号锅炉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姜晨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现场指挥官,不停地在各个作业点之间穿梭,时而俯身查看尺寸,时而拿起图纸与工人讨论细节,时而用粉笔在地上或设备上画着示意图。
他的专业、冷静和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准把握,逐渐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
原本那些觉得他只是“纸上谈兵”的老师傅们,也开始由衷地佩服这个年轻人的“门道”。
他不仅懂原理,似乎还对各种加工工艺了如指掌,总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指出问题的关键。
然而,改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就在二次风管焊接即将完成时,意外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