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来自范文同的报复(1/2)
南疆的亚热带丛林,永远是一片氤氲着湿热与腐朽气息的绿色迷宫。
时值1975年末,季风季节的尾巴依旧吝啬地抛洒着雨水,使得本就泥泞不堪的山路更加湿滑难行。
高大的热带树木枝繁叶茂,层层叠叠的树冠几乎遮蔽了天空,阳光只能艰难地透过缝隙,在布满枯枝败叶的地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土腥味、植物腐烂的酸味以及无数蚊蚋嗡鸣的恼人声响。
在这种环境下行军,本身就是一种煎熬。
因为无论是坦克还是卡车,都只会拖累部队的速度。
然而,范文同上校似乎对此毫不在意。
因为他的士兵没有这样的大家伙。
他身材不高但异常精悍,古铜色的皮肤在潮湿的空气中泛着油光,一双深陷的眼睛锐利如鹰隼,即使在昏暗的光线下也仿佛能够将活人生吞。
他外面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苏式丛林迷彩作战服,领口敞开,里面则是露出一件缴获的美军橄榄绿T恤。
腰间的苏制马卡洛夫手枪套磨损严重。
看来其前任主人曾身经百战。
他用手杖拨开挡路的藤蔓,脚下的美式军靴踩在泥泞中,发出噗嗤的声响,但他的步伐却异常稳健。
在他的身后,是一条蜿蜒曲折、几乎望不到尽头的队伍。
密密麻麻的士兵如同丛林中的蚁群,悄无声息地行进着。
他们装备混杂,既有毛熊援助的崭新AK-47,也有不少缴获保养良好的M16步枪,甚至还有一些老兵依旧习惯使用经典的AK-47早期型号或是龙国的56式冲锋枪。
榴弹发射器(无论是美制M79还是苏式GP-25),RPG火箭筒,以及通用机枪,在队伍中随处可见。
他们武装到了牙齿。
但士兵们大多面黄肌瘦,眼神中混合着久经战火的麻木、对长官命令的绝对服从,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即将到来的“收获”的贪婪期盼。
这一次,范文同上校亲自带队,集结了麾下近乎两个加强营的兵力,还配属了一个新组建的82毫米迫击炮连。
这股力量,足以在任何一个方向上撕开对面“龙国”那看似漫长、实则兵力分散的边境线。
他心中憋着一股火,一股混杂着复仇、贪婪和急于证明自己的火焰。
自从半个多月前,他寄予厚望的精锐侦察小队——由他最信任的部下阮文雄上尉率领的那支小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后,他就一直处于一种烦躁和困惑交织的状态。
阮文雄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悍将,打起仗来凶狠刁钻,尤其擅长渗透和偷袭,手下那百十号人更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油子,个个装备精良,人手一支AK或者M16,还配备了榴弹发射器和轻机枪。
按理说,这样一支力量,突入对面边境几十公里,执行一次“武装侦察”加“顺手牵羊”的任务,应该是手到擒来才对。
过去几年,他们不是没干过类似的事情,虽然规模没这次大,但每次都能捞到不少好处,让对面的边防军疲于奔命,丢尽颜面。
然而,阮文雄的小队却像石沉大海,一度失去联络。
直到十多天后,那支队伍仅存的十几个人,在副队长阮文勇的带领下,狼狈不堪、丢盔弃甲地逃了回来。
范文同至今还记得阮文勇汇报时那惊魂未定的表情和语无伦次的描述。
“埋伏!是埋伏!上校!”阮文勇当时脸色惨白,嘴唇都在哆嗦,“我们刚刚摸进一个叫‘板高’(虚构地名)的村子外围,准备按计划行动,突然之间,四面八方都是枪声!还有手榴弹!非常密集!我们根本不知道敌人有多少人,好像到处都是!”
根据阮文勇断断续续的描述,他们似乎一头撞进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口袋阵。
龙国的士兵如同从地下冒出来一般,从他们意想不到的位置发起攻击。
火力虽然听起来不算特别猛烈,没有大口径机枪或者迫击炮的支援,但打得非常准,而且协同非常好,交叉火力封锁了他们所有的退路。
阮文雄当场就被数发子弹击中胸口,倒在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