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71章 万金油

第71章 万金油(1/2)

目录

如果说,以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敲定那台潜力巨大的AF-85坐标镗床,是姜晨利用信息差和对未来技术的精准预判,在红星厂进行的一次成功的“捡漏”行动,一次为他个人宏伟蓝图(无人机计划)埋下的关键伏笔。

那么,接下来的谈判,则回归到了此次尼亚罗马之行的“主线任务”——围绕着FU-325万能工具铣床、RU-280精密万能外圆磨床以及其他几款代表了尼亚罗马七十年代先进水平的机床展开的,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关乎龙国当前工业基础升级的硬仗。

这些设备,才是龙阳军工厂厂长老王,乃至远在国内的工业部门和军方高层,真正翘首以盼、视为重中之重的目标。

在他们,以及这个时代所有技术人员的认知里,并不存在什么“星际军工系统”的金手指,国家的工业实力提升,只能依靠一步一个脚印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而红星厂生产的这批机床,其精度、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相较于龙国国内普遍使用的那些仿制毛熊五十年代技术的老旧设备,无疑是“跨越式”的进步。

引进这些机床,对于工业基础仍然薄弱、精密加工能力严重不足的龙国而言,绝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名副其实的雪中送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龙国能够大规模装备并有效利用好类似FU-325和RU-280级别的机床,其整体工业制造能力,尤其是在军工、航空、精密仪器等关键领域,绝对能够向前迈进一大步,显著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具备冲击世界一流梯队的潜力。

姜晨对此心知肚明。

虽然在他的系统评估中,FU-325和RU-280等机床的“升级潜力”被评定为“中等”或“低”,远不如那台可以脱胎换骨改造成五轴加工中心的AF-85。

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无法支撑起未来更高世代、更尖端武器装备(如隐身战机、高超音速导弹等)的核心部件制造。

但是,与需要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并且初期只能专注于特定高精尖领域(如无人机核心部件)的AF-85相比,FU-325和RU-280这一批机床,拥有一个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立竿见影的泛用性!

这些机床几乎不需要做太多改动,顶多是进行一些适应性维护和操作培训,运回龙阳军工厂后,立刻就能投入使用,大幅度提升现有生产线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它们就像是工业体系中的“万金油”,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急需的领域,解决大量当前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如果要问具体能做什么?

答案是目前主流的工业加工几乎都能做。

FU-325万能工具铣床不仅仅能干普通铣床的活(平面、沟槽),其“万能”之处在于配备了可旋转的立铣头和卧铣主轴,以及各种角度附件,能够加工各种复杂的角度、斜面、甚至是一些简单的螺旋面。对于龙阳厂来说:

在轻武器制造方面,它可以生产新型自动步枪、冲锋枪的机匣内腔、导轨、卡笋等复杂形状零部件,可以实现更高精度和更好的一致性,提高武器的可靠性和射击精度。而现有的老旧铣床加工这些部位往往公差大,需要大量钳工修配。

同时,它也能加工和生产火炮零部件,比如火炮的瞄准机构中的精密齿条、蜗轮蜗杆(配合滚齿机),后坐装置中的复杂阀体、控制机构,炮闩的关键部件等,都需要精确的铣削加工。FU-325能够胜任其中大部分中等复杂度的零件。

它甚至能加工一些初级的发动机零部件。

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产航空发动机和导弹发动机,一些辅助性的箱体类零件、泵体、油路歧管等,可以用FU-325进行更精密的加工。

最后,它还能制造高精度的钻模、镗模、装配夹具,是保证批量生产质量一致性的基础。

FU-325的高精度和灵活性使其非常适合制造这些关键的工艺装备。

而RU-280同样不容小觑。

在工艺制造中,磨削是获得最高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主要手段之一。

而RU-280的价值在于其稳定达到微米级的磨削精度。

对于龙阳厂来说,加工轴类零件,如各类传动轴、主轴、活塞杆、精密销钉等,都需要高精度的外圆磨削。

例如,航空发动机的涡轮转子轴、飞机液压舵机的活塞杆、雷达天线驱动机构的精密轴、甚至精密机床自身的主轴等,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整机性能和寿命。

RU-280可以将这些关键零件的加工精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至于轴承配合面,对于武器制造而言,轴承内外圈的安装配合部位,其尺寸精度和圆度要求极高。RU-280可以精确磨削这些配合面,保证轴承的正确安装和运转平稳。

它同样可以应用到量具制造领域,用来制造高精度的标准量规、量棒、塞规等,这是保证生产过程中尺寸传递准确的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