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82章 AF-85,升级!

第82章 AF-85,升级!(2/2)

目录

“是!谢谢厂长!”姜晨郑重地接过批条,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AF-85的升级改造,正式获得了通行证!

事不宜迟。

姜晨没有丝毫耽搁。

当天下午,他就拿着批条,先去了仓库,将清单上厂内有库存的轴承、部分标准件、金属材料等领了出来。

这一次,李韬自然不会再有任何阻拦。

然后又去了机修车间,找到了车间主任老张,将需要加工的非标零件图纸(这些图纸是他在系统蓝图基础上,简化绘制出来的)交给了他,并再三叮嘱了加工精度和时间要求。

对于这位新晋的“副总设计师”亲自交代下来的、而且是王厂长特批的“加急任务”,老张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了车间里技术最好的几个老师傅,优先加工这些零件。

同时,姜晨也在心中沟通了系统。

“系统,兑换【AF-85精密增强与多轴控制模块-基础版】全套详细升级蓝图及工艺指导!”

【指令确认……资源核算……所需贡献值/能量点已满足(基于项目立项及预期贡献)……兑换成功!】

【蓝图及工艺资料已传输至宿主记忆库……】

一股庞大而精细的信息流再次涌入姜晨的脑海。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概念和框架,而是精确到每一个螺丝孔位置、每一根线缆连接、每一个控制参数设定的、无比详尽的升级改造方案!

包括伺服电机的选型匹配、滚珠丝杠的安装调试、旋转分度头的结构设计、简易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图和基础控制软件代码……

所有的一切,都清晰无比地印刻在他的思维中,仿佛他已经亲手将这台机器拆装、改造了无数遍。

第二天一早。

06车间那个原本有些“冷清”的角落,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姜晨,这位年轻的副总设计师,竟然亲自带着几名从机修车间借调来的、经验丰富的钳工和电工,围着那台AF-85坐标镗床,开始“大动干戈”!

“把工作台拆下来!小心点,别碰坏了导轨!”

“主轴箱!对,先把电机卸掉,然后把整个主轴单元吊出来!”

“这边的手动进给丝杠和手轮,全部拆掉!注意保留好轴承座!”

在姜晨清晰而明确的指令下,工人们虽然有些疑惑(这新来的机器,还没捂热乎呢,怎么就要大拆大改?),但还是严格按照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始对AF-85进行解体。

周围的其他工人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看!姜师傅这是要干啥?要把这洋机器给拆了?”

“不知道啊,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要动大手术?”

“听说是要给它‘升级’,也不知道能改成啥样。”

议论声中,AF-85那原本精密而协调的结构,被一步步分解开来。

工作台、主轴箱、进给机构……一个个核心部件被小心地拆卸、清理、检查。

姜晨则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一边指挥着工人们操作,一边拿着游标卡尺和千分表,对拆下来的关键部件进行着精确的测量和记录,并不时与脑海中的系统蓝图进行比对。

他的动作娴熟而自信,眼神专注而锐利,完全不像是一个刚接触这台机器不久的新手,反而像是一位浸淫此道数十年的老师傅。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周围的工人们越发好奇和敬佩。

他们隐隐感觉到,这位年轻的领导,似乎真的要在这台看似普通的机器上,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名堂来!

拆卸工作持续了一上午。

下午,当机修车间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第一批改造零件——加厚的轴承座、定制的电机连接法兰、重新磨削的精密垫片等——被送到现场时,升级改造工作正式进入了核心阶段!

新的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被小心翼翼地压入主轴箱;崭新的滚珠丝杠副取代了原先磨损的梯形丝杠;带着强劲动力的伺服电机被安装到预留的位置……

在姜晨近乎苛刻的精度要求和亲自指导下,每一个零件的安装、每一次间隙的调整、每一个螺丝的拧紧力矩,都力求完美!

时间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中飞逝。

夕阳西下,给车间镀上了一层温暖的余晖。

围观的工人早已散去,只有姜晨和那几名钳工、电工师傅,还在台灯下,对着那台已经被“开膛破肚”又逐渐“重获新生”的AF-85,挥汗如雨。

没有人抱怨辛苦,因为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正在参与一项非同寻常的工作。

这台机器,在姜晨的“魔改”之下,正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

原本笨重的手动操作机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滚珠丝杠和崭新的伺服电机。工作台上,一个结构精巧的旋转分度头正在被小心地安装固定。

而在机器的侧面,一个简易的电气控制柜也初具雏形,里面开始排布起复杂的线缆和一些从未见过的电子元件(那是姜晨从系统兑换或指导电工制作的接口板和驱动模块)。

虽然距离最终完成还有不少工作,但这台AF-85,已经开始散发出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充满了力量和科技感的气息!

姜晨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眼前这凝聚了自己心血和系统智慧的“半成品”,眼中充满了满意和期待。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在改造一台机床。

这更是在为龙国的军工事业,为即将到来的反炮兵雷达攻坚战,锻造一把最锋利、最关键的武器!

未来的种子,正在这间普通的车间里,悄然生根发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