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141章 团长狂热崇拜:姜晨的‘空中霰弹枪’计划(二合一)

第141章 团长狂热崇拜:姜晨的‘空中霰弹枪’计划(二合一)(2/2)

目录

“那太好了!麻烦赵团长了!”姜晨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知道,接下来,他就要亲手对这些“大家伙”进行“魔改”了!

冯振国司令员和冯远征教授看着姜晨和赵志刚团长走出办公室的背影,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小冯啊,”冯司令员感慨道,“这个姜晨,真是个宝藏啊!他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冯远征教授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是啊,司令员。他提出的那些技术概念,很多都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认知。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从哪里得到了什么……绝密的国外技术资料。”

冯司令员摆了摆手:“不管他从哪里得到的,只要能为我们国家所用,那就是好东西!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全力支持他,为他提供一切便利,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没错!”冯教授眼神鉴定,“‘鹰眼’、‘东风’、还有这个‘天雷防空系统’……如果这些项目都能成功,我们龙国的国防力量,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

清山空军基地,猴子国。

陈国俊少将和沃尔科夫少校,此刻正站在停机坪上,看着一架架米格-21MF在猴子国飞行员的驾驶下,进行着紧张的适应性训练。

“将军,我们的飞行员适应得很快!”沃尔科夫少校得意地说道,“他们对米格-21MF的性能赞不绝口!很快,这些‘丛林之鹰’就能翱翔在北部战线的上空,给龙国人一个惊喜!”

陈国俊少将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好!沃尔科夫少校,我期待着它们的首战告捷!让龙国人知道,他们的老掉牙飞机,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

南云军区,炮兵团训练场。

赵志刚团长带着姜晨,来到了炮兵团的训练场。

这里是一片开阔的土质场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金属的混合气味。

不远处,几门火炮正在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姜晨同志,这边请!”赵志刚团长指着一片停放着各种火炮的区域,热情地介绍道。

首先映入姜晨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

这种火箭炮,是龙国步兵团和师属炮兵团的制式装备,也是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火箭炮之一。

它结构简单,由24根发射管呈三排八列布置,安装在一个轻便的三角架或两轮牵引式底盘上。

“姜晨同志,这就是我们的‘小辣椒’——63式107毫米火箭炮!”赵志刚团长自豪地介绍道,“别看它个头小,但火力可不弱!一次齐射,24发火箭弹能在短短几秒内全部发射出去,形成一片密集的弹雨,对敌人阵地进行覆盖式打击!”

他走到一门火箭炮旁边,拍了拍发射管:“它的优点是轻便灵活,可以分解成几个部件,由步兵背负或骡马驮运,非常适合山地、丛林和水网稻田地区作战。在战场上,它能快速部署,快速撤离,让敌人防不胜防!”

姜晨仔细观察着这门火箭炮。

他注意到,它的发射管口径为107毫米,长度适中。发射架结构简单,但足够坚固。瞄准机构是机械式的,操作起来相对直观。

“赵团长,这种火箭弹的射程大概是多少?最大射高呢?”姜晨问道。他关心的不是它的地面打击能力,而是它作为防空武器的潜在射程和射高。

“107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大约在8公里左右。”赵志刚团长回答道,“最大射高……这个我们平时不怎么关注,但理论上,如果垂直发射,应该也能达到几千米吧。不过,它主要是用于地面压制,对空射击几乎没有命中率可言。”

姜晨点了点头,心中默默计算着。

8公里射程,几千米射高,对于拦截高速飞行的米格-21MF来说,确实显得有些不足。

但如果能加装制导系统,使其具备末端修正能力,再配合饱和打击,或许能在中低空形成威胁。

他走到火箭弹的堆放区,看着眼前的107毫米火箭弹。

火箭弹弹体修长,尾部有四个倾斜的喷口,用于提供旋转稳定。

“这种火箭弹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弹头部分可以进行改造吗?比如加装一些电子设备?”姜晨问道。

赵志刚团长有些疑惑地看着姜晨,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问这些问题,但他还是耐心解释道:“火箭弹内部主要是固体燃料发动机和战斗部。弹头部分是战斗部,里面装填着炸药和预制破片。理论上,如果能保证强度和空间,弹头部分是可以进行一些改造的。但要加装电子设备……这恐怕很难,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旋转速度非常快,而且内部空间有限,对电子设备的抗过载能力要求也极高。”

姜晨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些都是挑战,但系统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

他需要了解的是,在现有条件下,这些火箭弹的改造潜力有多大。

在星际军工系统日志的蓝色屏幕中,该型号火箭弹的改造潜力显示为中等,然后便没了其他的解释。

这也就导致了还需要姜晨自己去探索。

姜晨也发现了,星际军工系统日志这玩意儿有点迷,它针对不同的武器或者说装备,给出的信息并不相同。

像上次在尼亚罗马的时候,针对那些机床,系统给出的信息就相当全面。

包括AF-85,在给出了高潜力的评估后也是做出了相应解释。

而对于这些火箭弹,系统的答复只有几个字:因人而异!

啥意思?

姜晨想不明白,索性也懒得去想。

反正系统已经给出了“天雷防空系统”的搭建方案,它只需要照做就行。

“赵团长,这种火箭弹的生产成本高吗?产量如何?”回过神来的姜晨继续问道。

“成本不高,非常便宜!”赵志刚团长立刻回答道,“我们国家每年都能生产大量的107毫米火箭弹,库存非常充足!这玩意儿就是消耗品,打起来一点都不心疼!”

姜晨心中一喜。

低成本、大产量,这正是“区域饱和拦截”所需要的!

接着,赵志刚团长又带着姜晨来到了70式130毫米火箭炮的区域。

这种火箭炮明显比107毫米的要大得多,它安装在一辆解放牌卡车底盘上,拥有30根发射管,显得更加威武。

“姜晨同志,这就是我们的‘重炮’——70式130毫米火箭炮!”赵志刚团长指着它,语气中充满了敬畏,“它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0公里以上,一发火箭弹的破坏力,足以摧毁一个坚固的碉堡!”

姜晨仔细观察着130毫米火箭炮。

它的发射管口径更大,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内部空间可以用于加装电子设备。

卡车底盘也提供了更稳定的发射平台和更充足的电力供应。

“赵团长,这种130毫米火箭弹的飞行稳定性如何?它的旋转速度和107毫米的有什么区别?”姜晨问道。

“130毫米火箭弹的飞行稳定性更好一些,因为它口径更大,弹体更重。”赵志刚团长解释道,“它的旋转速度相对107毫米的要慢一些,但仍然是高速旋转。不过,它的射程和威力,确实比107毫米的强很多。”

姜晨心中有了数。

130毫米火箭炮,或许更适合作为“火箭防空系统”的主力型号,因为它有更大的改造空间和更远的射程。

而107毫米火箭炮,则可以作为补充,用于近距离的密集拦截。

他围绕着火箭炮,仔细观察着发射架的结构、瞄准机构、电力供应系统以及火箭弹的装填方式。

他甚至蹲下身,用手触摸着发射管的内壁,感受着它的材质和加工精度。

赵志刚团长虽然不明白姜晨为什么会对这些细节如此感兴趣,但他还是耐心地回答着姜晨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甚至主动向姜晨介绍一些火箭炮在实战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

姜晨一边听着赵团长的介绍,一边在脑海中飞速地进行着计算和模拟。

他想象着如何在这些火箭弹的弹头部分,集成微型红外成像导引头、MEMS惯性测量单元和微型控制舵机。

他思考着如何设计一套简易的弹载计算机,来处理导引头信号,并控制舵机进行弹道修正。

他甚至还考虑了如何将高精度激光/毫米波引信集成到弹头中,确保在高速接近目标时能够精准引爆。

如何改造现有的火箭炮发射架,使其能够与地面火控雷达系统进行数据链连接,接收目标指示信息,并实现更快速、更精确的瞄准和发射。

这可能需要对瞄准机构进行电动化改造,并增加一套简易的火控计算机。

虽然现阶段可能有些难以实现,但是留出足够的升级空间总是好事。

想到火控计算机,姜晨暗自做了决定,等这些事情结束之后,他准备好好发展一下龙国的芯片和计算机领域了。

相信凭借系统和后世的经验,龙国的计算机领域一定会碾压吊打全世界。

到时候也能去卡卡鹰酱的脖子。

回过神来,姜晨抛开脑海里的那些未来的想法。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即便是生产,也有个优先级顺序。

而当务之急自然是“天雷”。

“赵团长,如果我们要对这些火箭炮的发射架进行一些改造,比如增加一些电力接口,或者改变瞄准机构的控制方式,您觉得可行吗?”姜晨问道。

“改造发射架?”赵志刚团长愣了一下,随即拍着胸脯说道:“姜晨同志,只要您有需要,我们炮兵团的维修工和技术骨干,都是好手!只要您给出图纸和要求,我们一定想办法完成!哪怕是把这些老伙计拆了重装,只要能打赢仗,我们都干!”

姜晨看着赵志刚团长那坚毅而充满信任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有了这些可爱可敬的军人,有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的“魔改”计划,就一定能够成功!

“赵团长,非常感谢您的详细介绍和全力配合!”姜晨郑重地说道,“接下来,我可能还需要您和您的团队,提供更多的帮助。因为,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这些火箭炮进行……一次彻底的‘魔改’!”

“魔改?”赵志刚团长再次愣住了,他疑惑地看着姜晨,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

姜晨没有直接解释,只是神秘地笑了笑。

“是的,魔改。”姜晨的目光扫过训练场上那些威武的火箭炮,眼神自信,“我要让这些原本只能打地面的‘钢铁之拳’,变成能够撕裂天空的‘钢铁霰弹’!”

赵志刚团长虽然听不懂“魔改”和“钢铁霰弹”这些新概念,但他从姜晨那充满自信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又要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而他,赵志刚,将有幸亲身参与其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