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这次,我们打飞机(1/2)
龙国,龙阳军工厂。
一辆军用卡车,在厂区内卷起一阵尘土,最终稳稳地停在了06车间门口。
车厢上,两枚巨大的火箭弹被厚重的帆布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只露出修长的轮廓。
姜晨从副驾驶座上跳下来,他刚从南云军区赶回,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投入新项目攻坚的兴奋。
他习惯性地环顾四周,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以往,只要他一回来,无论是从外地出差,还是从厂区深处的实验室出来,老刘总是第一个迎上来,递上一杯热茶,或者汇报最新的工作进展。
老刘除了是自己的老班长,也是姜晨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更是他生活上的“管家”。
然而,今天,06车间门口空荡荡的,只有几个搬运工和炮兵团的战士在忙碌着,老刘的身影却不见踪迹。
“咦?老刘呢?”姜晨有些疑惑地问道,他看向一名正在指挥搬运的年轻技术员。
那技术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回答道:“姜总工程师,您回来了!老刘他……他去押送武器了。”
“押送武器?”姜晨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没多想。
龙阳军工厂作为重要的军工基地,经常有武器装备需要运往各地,老刘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被派去押送也合情合理。
只是不知道押送的是哪一批装备,但他也没多问。
他只当是老刘又接了个普通的差事,过几天就回来了。
他并不知道,此刻的老刘,正美滋滋地盘算着那每月1500美元的“巨款”,在伯拉阿王国“义无反顾”地投身“国际主义事业”呢。
姜晨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的心思已经完全被眼前这两枚火箭弹所占据。
他走到卡车旁,掀开帆布的一角,露出了下方那枚130毫米火箭弹修长的弹体。
这枚火箭弹已经拆除了战斗部,只剩下空壳,但依然散发着一种冰冷的金属气息。
“同志们,麻烦大家了!”姜晨对炮兵团的战士和搬运工们说道,“把这两枚火箭弹,小心地搬到06车间里面去。”
“是!姜总工程师!”炮兵团的战士们齐声应道。
他们对姜晨这个年轻的总工程师充满了敬意,毕竟“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的赫赫战功,他们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06车间,是龙阳军工厂的精密加工和总装车间。
这里汇聚了厂里最先进的机床设备,特别是那几台从尼亚罗马运回来的AF-85型数控机床,它们在车间的一角,被精心维护着,散发着现代工业的冰冷光泽。
车间内,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机器的轰鸣声和金属的摩擦声交织在了一起。
当两枚巨大的火箭弹被缓缓搬进06车间时,立刻引起了车间内工人们的注意。
“哟,这是什么大家伙?”
“火箭弹啊!好久没见厂里搞这玩意儿了!”
工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围拢过来。
他们对火箭弹这种武器,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毕竟,龙阳军工厂在建国初期,也曾是生产火箭弹的重要基地之一。
厂里的许多老工人,都曾亲手参与过火箭弹的生产和组装。
“姜总工程师!”头发花白的老钳工,王师傅,他戴着老花镜,走到姜晨身边,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您回来了!这是要搞火箭弹的新项目吗?”
王师傅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也是看着姜晨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一步步成长为如今的总工程师。
他对姜晨的能力深信不疑,但对于姜晨之前搞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他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
比如那“焚风之焰”单兵云爆弹,王师傅第一次看到设计图纸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玩意儿不炸出破片,反而要抽空氧气,这算什么炸弹?
还有那“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王师傅虽然知道它厉害,但那复杂的电子线路和精密的天线,让他这个老钳工看得头晕眼花,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这一次,看到这两枚熟悉的火箭弹,王师傅和车间里的其他工人们,都倍感亲切。
“火箭弹啊!这玩意儿我们熟!”另一位年轻一些的工人李强,他拍了拍130毫米火箭弹的弹体,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姜总工程师,您这次可算是搞了个我们能看得懂的活儿了!这火箭弹啊,我们龙阳军工厂的师傅们,那可是会造的!”
“就是就是!”周围的工人们也纷纷附和,“姜总工程师,您这次是打算研制什么型号的火箭弹?是用来打工事的,还是打步兵的?我们这儿的师傅,对火箭弹的弹头设计、发动机装药,那可都是有经验的!”
他们七嘴八舌地问道,脸上洋溢着一种久违的、对熟悉工作的热情。
在他们看来,火箭弹这种武器,虽然看起来笨重,但技术原理相对简单,不像那些复杂的电子设备和“奇奇怪怪”的炸弹,让他们感到陌生和无从下手。
姜晨看着工人们那一张张亲切而充满期待的脸庞,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询问,心中感到一阵暖流。
他知道,这些工人,是龙国军工事业最宝贵的财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