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东风-X:超越ss-20的想法(1/2)
此言一出,王德贵和陈东升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们不是傻子,老刘口中“能打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能带大弹头”的“大家伙”,除了战略弹道导弹,还能是什么?
这可不是普通的军火贸易,这牵扯到国家战略级武器的出口,其意义和影响,远超任何常规武器。
姜晨的眼神也变得深邃起来。
他第一反应便是,这是个机会,一个能让龙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大话语权的机会。
战略弹道导弹,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国之重器,是核威慑和远程打击的基石。
龙国虽然在建国初期就开始了“两弹一星”的艰苦探索,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鹰酱和联邦的SS-20这种成熟、可靠、且已形成规模化部署的战略导弹体系相比,龙国在导弹技术、尤其是固体燃料、多弹头、分导式再入飞行器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巨大。
SS-20,全称RSD-10“先锋”,是联邦在70年代中期开始部署的一种中程弹道导弹,采用固体燃料,机动发射,射程可达5500公里,可携带3枚分导式核弹头。
它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联邦的战略打击能力,也让西方世界感到空前紧张。
而龙国呢?
目前的主力弹道导弹,如东风-2、东风-3,大多是液体燃料,准备时间长,生存能力相对较弱。
虽然东风-4、东风-5正在研制中,但距离形成可靠的战略威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姜晨上次还花费了500万系统积分,帮助钱森院长他们解决了当时龙国最强的弹道导弹——东风二号改进型(DF-2G)所遇到的致命问题。
这款DF-2G导弹,弹体修长,长度超过二十米,采用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然而,在姜晨介入之前,它在多次飞行试验中遭遇挫折,主要缺点包括一级发动机燃烧不稳,容易发生推力骤降甚至爆炸;二级火箭点火时序控制和热防护不足,导致点火失败;以及弹头再入大气层时姿态失稳,命中精度严重偏离,甚至无法引爆战斗部。
还是因为姜晨提供的优化方案,才让这款承载国家战略重任的导弹项目得以起死回生。
姜晨的脑海里现在都还留着其具体参数。
东风2改进型号其预计射程达到了1500-2000公里左右,相较于原东风-2的1250公里有所提升,能够携带单一核弹头或常规高爆弹头,并依靠惯性制导系统进行飞行。
然而,即便经过改进,DF-2G的缺点依然明显:作为液体燃料导弹,它发射前需要耗时加注燃料和氧化剂,导致反应速度慢,生存能力差,大多部署在固定发射阵地,容易被敌方侦察和摧毁。
此外,它缺乏多弹头分导能力,命中精度也相对较低,通常在数百米甚至上千米。
与当时国际上顶尖的战略导弹相比,DF-2G的差距更是显而易见。
以联邦的SS-20中程弹道导弹为例,这款导弹在70年代中期开始部署,是当时中程导弹领域的佼佼者。
SS-20采用固体燃料,可长期储存,发射准备时间仅需数分钟,反应速度极快,生存能力远超DF-2G。
其射程可达约5500公里,使其成为一款中远程弹道导弹,能够覆盖更广阔的战略目标区域。
更重要的是,SS-20可携带3枚分导式核弹头,能够同时攻击多个目标,极大提高了突防能力和打击效率,而DF-2G仅能携带单一弹头。
此外,SS-20还能通过车载进行机动发射,进一步增强了其战场生存能力。
再看鹰酱的陆基弹道导弹,例如其主力“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更是遥遥领先。
与DF-2G的液体燃料不同,“民兵III”同样采用固体燃料,具备快速反应和高可靠性。其射程更是超过10000公里,使其成为真正的洲际弹道导弹,能够从本土打击全球任何目标,是最高级别的战略威慑力量。
在弹头方面,“民兵III”同样可携带3枚分导式核弹头,且命中精度极高,通常在数十米级别,具备打击硬目标的能力。
虽然它主要部署在加固地下发射井中,但这些发射井经过特殊防护,具备极强的抗打击能力,且发射准备时间极短。
因此,姜晨深知,即便DF-2G在钱森院长的带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也仅仅是龙国战略导弹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与SS-20和“民兵III”这些代表着第三代导弹技术水平的武器相比,DF-2G在燃料类型、反应速度、生存能力、射程、弹头技术和命中精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代差,龙国要真正形成可靠的战略威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法里斯大臣的这个意向,无疑是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同样也是个契机。
姜晨闭上眼睛,脑海中“星际军工系统”的蓝色屏幕再次浮现。
他知道,要研发出像SS-20那样,甚至超越SS-20性能的战略导弹,就现在的龙国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万事都有第一步。
这需要从头开始,或者说,在现有基础上进行颠覆性的革新。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相比于液体燃料,固体燃料具有储存方便、发射准备时间短、可靠性高、维护简单等诸多优点,是现代弹道导弹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固体燃料的配方、燃烧稳定性、推力控制、以及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制造工艺,都是龙国目前面临的巨大瓶颈。
其次是制导系统。
SS-20能够实现较高的打击精度,离不开先进的惯性制导系统和可能辅助的星光或地形匹配制导。
这涉及到高精度陀螺仪、加速度计、计算机处理能力以及复杂的算法。
龙国在这些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代差。
再者是弹头技术,尤其是多弹头分导技术(MIRV)。
这不仅能提高打击效率,还能有效突破敌方反导系统。
但多弹头的设计、再入飞行器的材料(需要耐受极高温度和压力)、分离技术、以及每个弹头的独立制导,都是世界级的难题。
还有就是机动发射平台。
SS-20之所以被称为“先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通过车载发射,提高了导弹的生存能力和部署灵活性。
从联邦这次发射就可以看出其车载的机动性。
这需要强大的特种车辆制造能力、复杂的液压系统和发射控制系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