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183章 东风5-龙国第一款洲际弹道导弹

第183章 东风5-龙国第一款洲际弹道导弹(2/2)

目录

这些导弹虽然性能卓越,但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的兑换价格,对于当前的龙国而言,仍是难以承受之重。

即便他有系统,也无法凭空变出如此庞大的资金和工业基础。

这些项目,即便有系统的技术支持,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积累材料、设备和人才。

他需要一个更具可行性、更能快速见效的方案。

他继续往下翻,直到他看到了一个熟悉又有些意外的名字——

【项目名称: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

【技术水平:达到蓝星1980年代先进水平】

【简介:三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井下发射。射程超过12000公里,具备覆盖全球的能力。后期可升级为多弹头分导式。】

【兑换价格:5000万龙国币(或等值系统积分)】

“东风-5?!”

姜晨的眼睛猛地睁大。

5000万龙国币!

虽然对于现在个人账户上只有不到1000万积分的他而言,仍旧遥不可及,但这对于此时的龙国而言,拨款5000万去研发一款新型的弹道导弹,虽然仍是巨额投入,但相比于几十亿的数字,已经不是什么无法想象的问题了。

即便此时的龙国很穷,面临着各种经济困难,但对于国之重器,对于能够真正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武器,在不拖累其他项目的前提下,国家是会不惜一切代价的。

这笔钱,虽然巨大,但并非不可承受,而且一旦成功,其带来的战略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

真正让姜晨感到意外的,是东风-5那断档式的降价。

从几十亿、十几亿,直接跳到了5000万,这中间的差价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很是疑惑,于是立刻在意识深处询问系统:“系统,为什么东风-5的价格会这么低?它也是洲际弹道导弹啊,和DF-41的差距有这么大吗?”

系统的机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清晰地解释了原因:

【宿主请注意,系统兑换价格并非完全根据最终性能决定,而是综合考量研发起点、技术成熟度、所需基础工业支撑以及宿主所处时代背景的“研发成本”进行评估。】

【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项目,在蓝星时间1966年,龙国就已经正式立项并开始研发。该项目并非完全从零开始,而是基于龙国已有的火箭技术积累进行。】

【根据系统数据库显示,该项目预计要到蓝星时间1986年才能彻底研发完成并投入服役。】

【因此,该项目目前已进入研发阶段,宿主无需从概念验证和基础理论研究开始,而是直接介入到工程化和技术攻关环节。这与宿主上次花费500万积分解决东风二号改进型设计缺陷的情况类似,并非完全从零开始,且有现有团队和部分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故价格会相对便宜。】

姜晨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这就像是买一个半成品,或者说,是购买一个“加速包”。

龙国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系统只是提供关键技术突破和优化方案,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加速完成。

这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也让这个项目变得“触手可及”。

这笔5000万的积分,与其说是购买一个完整的导弹,不如说是购买了东风-5项目从1966年到1986年这二十年间,所有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所有的优化路径、所有的关键材料配方和工艺流程。

这笔钱,将直接转化为研发时间的极大缩短和成功率的指数级提升。

他再次看了一眼东风-5的技术参数,心中激动不已。

射程12000公里!

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弹道导弹!

如果能在70年代将它研发成功并部署,那将意味着龙国能够从本土任何一个地方,将鹰酱和联邦的本土全程覆盖,形成真正有效的战略核威慑!

这将彻底改变龙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让那些曾经轻视甚至欺辱龙国的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东方大国。

而且,系统简介中明确提到,“后期可升级为多弹头分导式”。

这意味着,未来的东风-5乙(DF-5B),也能够携带分导弹头,其突防能力和打击效率,比起联邦的SS-20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SS-20虽然是固体燃料,具备机动性,但其射程毕竟有限,且多弹头技术在70年代中期才刚刚开始成熟。

而东风-5一旦完成,其洲际射程和未来的多弹头潜力,即便是采用液体燃料,也将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重器,足以与鹰酱的“民兵III”和联邦的“撒旦”等洲际导弹相抗衡。

就因为这玩意儿,鹰酱拦不住,联邦也拦不住!

但姜晨深知,东风-5现在是国家的最高机密,即便是以他目前被赋予的“便宜行事”的权利,也未必有那个权限直接参与到如此核心的项目中去。

这个项目,必然是由国家最顶尖的科学家团队,在最严格的保密环境下进行。

他虽然在军工领域崭露头角,但毕竟资历尚浅,且主攻方向并非火箭导弹。

贸然提出要介入如此核心的项目,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和阻力。

这让他他不禁想到了一个人——钱森院长。

钱森院长,龙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东风-2改进型项目的总负责人。

上次他能够解决DF-2G的问题,就是通过冯振国首长牵线搭桥,以“灵感”和“跨学科触类旁通”为由,提供了系统优化后的解决方案。

冯振国首长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并且在上次的合作中,已经见识到了他“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姜晨心中开始盘算。

他不能直接告诉钱森院长自己拥有“星际军工系统”,更不能直接说自己要“兑换”东风-5的技术。

他需要一个合理的切入点。

也许,可以像上次解决DF-2G问题那样,先从钱森院长目前正在攻关的某个具体难题入手。

东风-5项目虽然已经立项,但长达20年的研发周期,必然意味着其中存在着无数的瓶颈和挑战。

即便系统没有直接列出东风-5的具体问题,姜晨也知道,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稳定性、大型箭体的结构强度、精确的惯性制导系统、以及再入大气层时的弹头防热和姿态控制,这些都是当时龙国在研发洲际导弹时必然会遇到的世界级难题。

他可以主动联系钱森院长,表示自己对大型火箭推进技术产生了新的“灵感”,或者在研究其他项目时,偶然发现了一些可能适用于洲际导弹的“通用性原理”。

然后,通过系统对钱森院长团队目前正在攻关的某个具体技术难题进行分析,提供一个“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一旦再次证明自己的能力,钱森院长自然会更加信任他,甚至主动邀请他更深入地参与到东风-5项目中。

姜晨的目光再次回到系统屏幕上,他知道,这5000万积分,他必须想办法赚到!

这不仅仅是为了兑换技术,更是为了龙国的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