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我们海军,难啊(2/2)
这意味着,一旦龙国潜艇进入脚盆鸡舰队的作战区域,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这种全方位的差距,让姜晨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
他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弥补的。
然而,与脚盆鸡的差距相比,鹰酱在亚太地区部署的第七舰队,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是龙国海军头顶上悬着的一把利剑。
那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堡垒群,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核潜艇,应有尽有。
别说现在,即便是后世的第七舰队,也是龙国海军要面临的主要对手。
姜晨的脑海中,浮现出第七舰队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庞大阵容。
第七舰队通常以一个或多个航母战斗群为核心。
在七十年代末,鹰酱的航母,如“小鹰”级、“企业”号等,都是排水量高达8万吨甚至9万吨以上的巨型战舰,搭载着数十架F-4“鬼怪”战斗机、A-6“入侵者”攻击机、E-2“鹰眼”预警机等先进舰载机。
这些航母战斗群拥有强大的空中打击、防空、反潜和电子战能力,能够在全球任何海域投送力量,进行远洋作战。
“航母,那是真正的海上霸主。”姜晨心中感慨。
龙国海军连一艘像样的驱逐舰都造得磕磕绊绊,更别提航母了。
航母代表着一个国家海军的最高水平,是远洋投送力量的象征。
没有航母,龙国海军就永远无法真正走向深蓝,无法有效维护远洋利益。
除了航母,第七舰队还拥有强大的水面和水下作战力量。
巡洋舰,比如‘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虽然在70年代末可能还在建造或测试阶段,但其前身‘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巡洋舰和‘加利福尼亚’级核动力巡洋舰已经服役。
这些巡洋舰装备了“标准”导弹、“鱼叉”导弹,拥有强大的防空和反舰能力,是航母战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火力强大,而且具备核动力,续航力几乎无限,可以长时间在全球海域部署。
驱逐舰,比如‘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这是鹰酱当时最新锐的通用驱逐舰,排水量高达8000吨左右。
上面装备了拖曳阵声呐、舰载直升机和反潜鱼雷,是鹰酱反潜作战的核心力量。
同时,它们也具备一定的防空和反舰能力,是多面手。
核潜艇,更是水下杀手。
姜晨对鹰酱的核潜艇部队感到深深的忌惮。
无论是攻击型核潜艇(SSN)如“洛杉矶”级,还是战略导弹核潜艇(SSBN)如“俄亥俄”级(虽然“俄亥俄”级在70年代末可能还在建造中,但其前身“拉斐特”级等已是主力),都拥有极强的隐蔽性、续航力和打击能力。
攻击型核潜艇可以在水下长时间潜伏,对敌方水面舰艇和潜艇构成致命威胁;战略导弹核潜艇则携带核弹头,是国家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国海军虽然也有潜艇,但与鹰酱的核潜艇相比,无论是技术水平、静音性能还是作战能力,都存在着巨大的代差。
潜艇,尤其是核潜艇,更是龙国海军的一大软肋。
“我们现在,连人家的零头都比不上。”姜晨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这种差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体系上的。
鹰酱的第七舰队,代表着当时世界海军的最高水平,是真正的蓝水海军,能够进行全球部署,执行各种复杂的作战任务。
而龙国海军,在他们面前,就像是一支装备落后的近岸渔船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但是,也正是这种无力感,激起了他更强烈的斗志。
他知道,抱怨和叹息是无济于事的。真正的强者,是在认清现实的残酷后,依然选择迎难而上,奋力拼搏。
他拥有星际军工系统日志,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和技术。
这不仅仅是他的个人财富,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但海军不同于陆军。
那是真得一步一个脚印用金钱和时间去砸出来的。
就在这时,姜晨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了一艘051型驱逐舰甲板上那几座巨大的“海鹰”反舰导弹发射筒上。
他故意出声询问,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秦总工,不知道这些导弹所用的武器系统,能否让赵总工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对这方面还真是不太了解,想趁机学习学习。”
秦海东闻言,愣了愣。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赵振华,因为舰载武器系统正是赵振华负责的领域,由他介绍自然更为专业和详细。
“赵总工,姜厂长对咱们舰艇的武器系统很感兴趣,你来给姜厂长好好介绍介绍。”秦海东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他知道,这方面是他们的痛点。
赵振华听到秦总工点名,深吸一口气,脸上闪过一丝苦涩。
他走到导弹发射筒旁,指着那庞大的身躯,开始介绍起来,语气中充满了技术人员的专业,却又难掩其中的憋屈和无奈。
“姜厂长,您看,这就是我们051型驱逐舰的主力反舰武器,‘海鹰-2’型反舰导弹。”赵振华的声音有些低沉,“它是在仿制联邦P-15‘冥河’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采用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是亚音速,末端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理论上,单发命中可以对中型舰艇造成重创。”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但是,姜厂长,您也看到了,这导弹体积庞大,发射筒也巨大,一艘051型驱逐舰,最多也只能搭载四枚。而且,它采用的是液体燃料,发射前需要加注燃料,准备时间长,反应速度慢,一旦遭遇突发情况,很难做到快速反击。它的飞行高度也相对较高,容易被敌方雷达发现和拦截。突防能力差,抗干扰能力也比较弱。在现代海战中,这种导弹的生存能力和命中率都堪忧。”
赵振华越说越激动,声音也开始有些颤抖:“我们海军的舰载防空武器,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双联装37毫米、57毫米高炮,以及少量双联装100毫米舰炮的对空射击能力。面对敌方先进的舰载机和反舰导弹,我们的防空火力网形同虚设,几乎没有有效的拦截手段。反潜方面,也只有一些老旧的深水炸弹和鱼雷,声呐探测距离短,精度差,很难发现和攻击敌方潜艇。”
他环顾四周,看着这些正在建造的舰艇,眼中充满了不甘:“我们这些搞武器系统的,也想给海军装上最先进的‘牙齿’和‘盾牌’啊!可是……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说到这里,赵振华的眼眶开始泛红,声音哽咽,最后竟是忍不住,当着姜晨的面,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憋屈,是技术人员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是军工人员对国家国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急切。
秦海东见状,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上前拍了拍赵振华的肩膀,语气沉重地对姜晨说道:“姜厂长,您看,老赵他也是性情中人,心里苦啊。他说得没错,我们海军现在面临的困境,远不止这些。龙国是陆上大国,这几年军费紧张,而且大多数军费都去养陆军去了,海军实在是难啊。我们的武器装备,比起鹰酱、联邦,甚至周边一些国家,实在是落后太多了。一旦海上打起仗来,恐怕……”
秦海东的话没有说完,但那未尽之意,却如同千斤巨石般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大家都明白,一旦海上冲突爆发,以龙国海军目前的实力,恐怕难以有效保卫国家的海洋权益,甚至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气氛,那是对现状的无奈,对未来的担忧。
姜晨静静地听着,看着眼前这些满怀抱负却又深陷困境的船舶工业工作者。
他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痛苦与渴望。
他知道,现在是时候了。
他向前一步,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铿锵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和魔力:“秦总工,各位前辈,赵总工。”
姜晨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这一次,我就是给你们沪上造船厂送礼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