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052型导弹驱逐舰(2/2)
姜晨微笑着点头:“当然记得。怎么,秦总工,你们这段时间,对那个‘异想天开’的船型,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他故意用“异想天开”来调侃,希望能引出秦海东的更多细节。
“何止是‘新的发现’,简直是‘醍醐灌顶’啊!”秦海东的脸上泛着红光,他站起身,走到姜晨面前,语气中充满了急切,“姜厂长,我们这段时间,日夜兼程,把您上次提出的三体船型和穿浪双体船型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初步的模型验证。我们发现,这两种船型,尤其是三体船型,在航速、稳定性、适航性,甚至隐身性方面,都具备传统单体船无法比拟的优势!”
他顿了顿,兴奋地邀请道:“光说不练假把式!姜厂长,如果您不嫌弃,我带您去我们沪上造船厂的船体力学测验基地看一看?我们用模型,初步验证了三体船型的优势,您一定会感兴趣的!”
姜晨欣然应允:“好啊!这可是我求之不得的机会!”
于是,在秦海东的带领下,姜晨一行人乘坐吉普车,驶向了沪上造船厂深处的船体力学测验基地。
这里是龙国船舶设计领域最核心的试验场所之一,拥有巨大的水池和各种先进的测试设备。
进入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室内水池,池水清澈,波光粼粼。
池边摆放着各种精密的测量仪器。
水池中央,几艘不同比例的船体模型静静地停泊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两艘造型奇特的模型:一艘是标准的单体船模型,另一艘则是由一个主船体和两侧两个细长辅助船体组成的三体船模型。
“姜厂长,这就是我们的船体力学测验水池。”秦海东指着水池介绍道,“我们在这里对各种船型进行阻力、耐波性、操纵性等方面的测试。您看,这就是我们根据您上次提出的‘三体船型’概念,制作的初步模型。”
他示意工作人员启动设备。
水池中,模拟波浪的装置开始工作,一道道人工波浪在水池中荡漾开来。
工作人员将单体船模型和三体船模型放入水中,并用牵引装置以相同的速度向前拖动。
姜晨仔细观察着。
在波浪中,传统的单体船模型随着波浪剧烈地上下起伏,船头不断地插入波浪又被抛起,船身也左右摇摆,显得有些笨拙和吃力。
而三体船模型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
它的主船体瘦长地切开水面,两侧的辅助船体则提供了极佳的横向支撑,使得整个模型在波浪中显得异常平稳,上下起伏和左右摇摆的幅度都远小于单体船模型。
它的船首部分,似乎也更有效地“穿透”了波浪,而不是被波浪顶起。
“姜厂长您看!”秦海东激动地指着水池中的模型,“在同等航速下,三体船型的阻力明显小于单体船型,这意味着它能够达到更高的航速,或者在同等航速下消耗更少的燃料。而且,它的横向稳定性极佳,在波浪中的摇摆幅度非常小,这对于舰载武器系统的稳定性和舰员的舒适度都至关重要!”
李卫国也补充道:“我们还进行了初步的操纵性测试,三体船型在高速转向时,表现出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小的回转半径。这对于军舰的战术机动性来说,是巨大的优势!”
王淑芬则从结构角度分析:“由于三体船型拥有更宽阔的甲板面积,这为我们布置更多的武器系统、电子设备和舰载机起降设施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在解决我们之前提到的系统集成度不高、舰上空间紧张的问题上,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功能模块更合理地分布在三个船体和连接结构上,实现更好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利用,甚至为未来的垂直发射系统和舰载直升机平台预留空间。”
看着眼前生动的模型试验,以及秦海东等人眼中抑制不住的兴奋,姜晨心中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他知道,他提出的这个“钩子”,已经成功地激发了这些船舶专家的热情和创造力。
他脑海中浮现出后世关于三体船型的历史。
最开始,这种船型并非由龙国人提出,而是由英国人率先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英国国防部在1990年代末期建造的研究船“三体试验船”(RVTrito)。
这艘船是世界上第一艘大型军用三体船,它的建造和试验,验证了三体船型在军用舰艇上的巨大潜力,包括其卓越的适航性、高速性能、大甲板面积以及良好的隐身特性。
RVTrito的成功,为后续各国发展三体军舰奠定了基础,也证明了姜晨此刻提出的概念,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的。
“秦总工,各位前辈,你们的试验结果,完全印证了我的初步推断。”姜晨肯定地说道,“三体船型,确实是未来舰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能够为我们龙国海军,提供一个性能卓越、潜力巨大的新一代平台。”
秦海东等人听到姜晨的肯定,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姜厂长,我们也是这么想的!”秦海东语气坚定,“我们认为,下一代驱逐舰,完全可以考虑采用这样的造型!这能让我们在舰艇性能上,实现一次跨越式的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超越目前鹰酱和联邦的主力驱逐舰!”
姜晨点了点头,心中对秦海东的魄力和远见表示赞赏。
他知道,要真正实现龙国海军的崛起,仅仅依靠一两款先进武器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先进的平台作为支撑。
三体船型,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然而,姜晨的思绪并未止步于此。
他想到了后世龙国海军的辉煌,想到了那些走向深蓝的钢铁巨兽。
“055型导弹驱逐舰……”姜晨在心中默默念叨着这个型号。
那是后世龙国海军的骄傲,万吨大驱,拥有强大的区域防空、反舰、反潜和对陆攻击能力,以及先进的隐身设计和高度集成化的作战系统。
它的出现,标志着龙国海军真正迈入了世界一流水平。
“但现在,要造出055,工业基础还差得太远。”姜晨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055所需要的燃气轮机、大型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全电推进系统,以及更复杂的自动化和信息集成技术,在1979年,都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步子迈得太大,反而容易扯着蛋。
那么,什么才是现阶段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呢?
姜晨的目光转向了后世龙国海军发展历程中的另一个重要节点——052型和054型导弹驱逐舰/护卫舰。
“054型护卫舰,虽然是护卫舰,但其设计理念和综合作战能力,在后世也是非常优秀的。”姜晨心中盘算,“它强调多用途性、隐身设计和模块化建造,搭载了垂直发射系统,具备区域防空能力。但如果作为下一代驱逐舰,吨位还是偏小了些。”
“而052型导弹驱逐舰,尤其是经过优化改进后的052C/D型,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驱逐舰。”姜晨的思绪飞速运转,“它们拥有相控阵雷达,具备区域防空能力,搭载了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反舰、反潜能力也十分突出。虽然它们是单体船型,但其高度集成化的设计理念,以及对先进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运用,都值得我们现在去学习和借鉴。”
姜晨在脑海中对052型驱逐舰的各项参数进行了快速的模拟和评估。
他知道,虽然现在无法完全复制后世的052C/D,但如果能够将三体船型的优势与052系列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同时融入他所掌握的SHTC-1材料、以及14所正在攻关的计算机技术,那么,建造一艘优化过后的、具备部分未来特征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绝对是有很大希望的。
这艘舰艇,可以不追求万吨大驱的规模,但必须在航速、稳定性、隐身性、火力密度和信息集成度上,实现对现有051的全面超越,并尽可能缩小与鹰酱、联邦主力驱逐舰的差距。
它将是龙国海军走向深蓝的真正“敲门砖”,是未来航母编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龙国工业实力的又一里程碑。
姜晨的眼神变得深邃而明亮。
他已经看到了那艘未来战舰的雏形,它将融合三体船型的独特优势和现代化驱逐舰的先进理念,成为龙国海军的骄傲。
他转过身,看向秦海东,语气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但又努力保持着平静。
“秦总工,各位前辈,关于下一代导弹驱逐舰,我同样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将三体船型的优势,与一种全新的、高度集成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出一款真正属于我们龙国的新一代驱逐舰。”
一听到姜晨又有想法了,秦海东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欣喜,随即又浮现出一种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已经对姜晨的这些“想法”有些麻木了。
这个年轻人,每一次开口说“不成熟的想法”,带来的都是石破天惊的革命性突破。
从之前的三体论到今天的鹰击-8,哪一次不是颠覆性的?
“姜厂长,您这‘不太成熟的想法’,可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成熟’的想法要超前几十年啊!”秦海东苦笑着摇了摇头,但眼中却充满了期待,“您尽管说!我们洗耳恭听!只要是您提出来的,我们都相信,那一定是为龙国海军指明方向的‘金玉良言’!”
李卫国、王淑芬和赵振华等人也纷纷围了上来,目光灼灼地盯着姜晨,他们知道,又一场关于未来科技的“头脑风暴”即将开始。
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姜晨的“想法”所震撼,甚至开始期待这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