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巴基斯坦来人(2/2)
69式坦克是龙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主战坦克,而69-II型则是其出口改进型,在当时国际市场上具备相当的竞争力。
还有一些红旗-2型防空导弹的改进型,红旗-2虽然是老型号,但凤凰军工厂通过对其制导系统和抗干扰能力的改进,其作战效能已大幅提升,能够应对当时大多数空中威胁。
姜晨的思绪飞快转动。
巴基斯坦的需求,通常集中在几个方面:空军的现代化,陆军的装甲力量,以及海军的近海防御。
他们目前的主力战机是歼-6和幻影III/V,坦克是59式和一些老旧的西方型号。
凤凰军工厂的这些“尖货”,无疑能为他们提供巨大的战力提升。
而且,与巴基斯坦的军贸,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更是一种战略合作的深化,是对两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最好诠释。
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七十年代末,龙国需要巴基斯坦这个坚定的盟友,而巴基斯坦也需要龙国这个可靠的武器来源。
“行了,老刘,带我去会客厅吧。”姜晨平静地说道,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这次谈判的策略和可能提供的产品清单。
他知道,这次会面,将不仅仅是一次商业洽谈,更是一次重要的外交活动,甚至可能影响到地区力量的平衡。
来到接待贵宾的会议厅,推开门,姜晨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的来访者。
那是一位身材中等、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裁剪合体的深色西装,显得干练而沉稳。
他的眼神深邃,带着一丝军人的锐利和外交官的审慎,目光在姜晨进门的一瞬间便锁定了过来,带着审视和期待。
在他身旁,还坐着一位年轻的随员,正襟危坐,神情严肃。
男子看到姜晨进来,立刻起身,脸上露出友好的笑容,并用标准的军礼向姜晨致意。
“姜厂长,您好!久仰大名!”男子用带着些许口音的龙国语说道,语气真诚而恭敬,显然是经过精心学习和练习的。
“我是巴基斯坦驻龙国大使馆的军事联络官,穆罕默德·阿里上校。这位是我的助手,阿卜杜拉少校。非常荣幸能与您见面。”
姜晨回以微笑,伸出手与阿里上校握了握。
对方的手掌宽厚有力,握手时带着恰到好处的力度,既表达了尊重,又展现了军人的果断。
他能感觉到阿里上校手心的微汗,这说明对方对这次会面也抱有极高的期望和一丝...紧张。
“阿里上校,阿卜杜拉少校,欢迎您们来到凤凰军工厂。”姜晨客气地回应道,“请坐。”
双方落座后,老刘贴心地为姜晨和阿里上校各自斟了一杯热茶,又为阿卜杜拉少校也倒了一杯,然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守在门外。
保密,是老刘在凤凰军工厂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尤其是在接待这种特殊访客时,他更是严阵以待,确保没有任何闲杂人等靠近。
会议厅内,只剩下姜晨、阿里上校和阿卜杜拉少校三人。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以及一种微妙的试探气氛。
显然,双方不可能一上来就说明来意,这是外交场合的惯例,也是一种相互尊重的体现。
姜晨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阿里上校身上。
阿里上校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姜晨。
他知道,眼前这位厂长,虽然年纪轻轻,却在龙国军工界担任重要职位,据说龙国最近在南疆战场表现亮眼的几款武器或多或少都和龙阳军工厂以及凤凰军工厂有关。
他此行能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位年轻人的态度和意愿。
姜晨见没了外人,便决定开门见山。
不是他不信任老刘,而是规矩就是规矩,有些细节能少知道一点就少知道一点,这也是为了双方的安全,更是为了确保谈判的顺利进行。
他不喜欢拐弯抹角,尤其是在这种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事务上。
时间宝贵,直入主题才能提高效率。
“阿里上校,客套话我们就不多说了。”姜晨放下茶杯,语气干脆利落,“请问您此番造访凤凰军工厂,有何贵干?或者说,贵国对我们凤凰军工厂的哪些产品感兴趣?我们凤凰军工厂的产品线虽然不算最全,但在某些领域,我们有信心提供世界一流的解决方案。”
阿里上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喜欢这种直接的风格,省去了不必要的寒暄和试探。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姜晨。
阿卜杜拉少校则迅速起身,双手接过文件,恭敬地递到姜晨面前。
“姜厂长果然是爽快人!”阿里上校说道,“我们此行,自然是来采购贵国先进武器装备的。而且,这次访问,是得到了贵国高层批准的。我们巴基斯坦对龙国军工的实力一直深信不疑,贵厂在姜厂长您的带领下,更是屡创奇迹,令我们由衷敬佩。”
姜晨接过文件,打开一看。
这是一份来自南云军区司令部的签名文件,上面清晰地写着对巴基斯坦军事代表团访问凤凰军工厂的批示,以及授权姜晨与其展开谈判的指示。
文件上盖着鲜红的公章,并有冯振国的亲笔签名。
批示的日期是三天前,这说明巴基斯坦的来访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了周密的计划和两国高层的协调。
姜晨看着文件,并未第一时间表态。
他拿起了一旁的电话,准备向南云军区核实一下。
虽然文件看起来真实无误,但谨慎是他的行事风格,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军贸谈判中。
这是程序,也是对自己的保护,更是对国家的负责。
他不能因为对方是“铁哥们”就放松警惕,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电话很快接通,那边传来冯振国沉稳的声音。
“喂,是姜晨吗?”冯振国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精神尚可,显然最近的工作强度不小。
“是我,冯司令。”姜晨回应道,“巴基斯坦的阿里上校在我这里,他带来了一份南云军区司令部的批示文件,说是中央已经批准了他们的来意,授权我与他们展开谈判。我想向您核实一下。”
电话那头,冯振国轻咳一声,随即说道:“嗯,姜晨啊,文件是真的。巴基斯坦使者的来意,上面已经知道了。他们对我们龙国的军工产品一直很感兴趣。这次来,也是带着诚意来的。上面的意思是,授权你和他们展开谈判,如果他们有意向的装备,可以视情况出售给他们。记住,要把握好分寸,既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又要确保我们的核心技术安全,同时,也要考虑到国际局势和地区平衡。”
姜晨一下子就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视情况出售给他们……”这句话,在冯振国口中,绝不仅仅是字面意思。
它意味着,在不影响龙国自身国防需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给他们来点“狠货”。
这不仅仅是一笔简单的军火交易,更是一次重要的外交行动,一次深化两国友谊、提升龙国国际影响力的机会。
巴基斯坦作为龙国在南亚的重要战略伙伴,其军事实力对地区稳定至关重要。
而龙国,也需要通过军贸,来获取宝贵的外汇,支持自身军工发展,并扩大国际影响力。
在那个年代,外汇对于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龙国来说,是何等珍贵。
每一笔军贸订单,都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科研投入,更多的设备引进,以及更快的现代化进程。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利用这些出售到巴基斯坦的武器,狠狠地教训一下那个不知死活的阿三。
如果能那样,那就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