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五个亿,交个朋友(1/2)
“姜厂长,不,姜先生。”
阿里上校激动地连称呼都变了,从官方的“姜厂长”改为了更显尊重的“姜先生”。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渴望以及一丝丝的忐忑。
他知道,自己即将听到的,很可能是一个足以改变巴基斯坦空军命运的答案。
但同时,也可能是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数字。
“那请问这款导弹具体的性能如何,以及贵方……贵方大概需要我们提供多少的入股资金呢?”阿里上校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语气,但那份急切和期待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对话,将决定巴基斯坦未来几十年的空防战略。
而且还是为巴基斯坦量身定制的!
姜晨在内心寻思着,这款导弹再怎么也得花费自己5000万的系统资金。
这笔钱,对于自己乃至凤凰军工厂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投入,是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心血结晶。
然而,他更清楚,这项技术一旦问世,其带来的战略价值和市场潜力,将是天文数字。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龙国的外汇储备并不充裕,每一笔军贸订单都至关重要。
他需要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同时也要为凤凰军工厂的未来发展积累资金。
而且这款导弹,即便没有巴基斯坦的参与,他同样会在之后的某个节点将其合理的“提取”出来。
但是本着多赚一点是一点的原则,姜晨在经过了大约两秒钟的漫长思考之后,脱口而出一个数字,“十亿美金!”
此话一出,房间里顿时只剩下了阿里上校粗重的喘气声。
阿里上校感觉一股巨大的压力瞬间袭来,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他的胸口,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十亿美金!
这个数字,撕碎了他所有的心理预期,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虽然料到龙方愿意分享这种尖端技术的代价会很大,但却没想到共同研发的代价是如此之大。
十亿美金!
这几乎是巴基斯坦好几年的军费总和了!
在七十年代末,巴基斯坦的国民经济并不发达,军费预算本就紧张,大部分资金都用于维持庞大的陆军和空军的日常开销,以及采购一些相对廉价的外国装备。
这样的价格,即使是勒紧裤腰带,也需要仔细斟酌,甚至可能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贷款。
他再次开始在心中快速盘算着,这笔钱可以购买多少架战斗机,或者多少辆坦克。
如果说之前姜晨提出的2100万一台的“天雷”防空系统还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那已经是巴基斯坦能够承受的极限了。
那么现在,姜晨一下子开出的十亿美金的“入股”价,这对他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他甚至怀疑,这笔钱是不是姜晨随口说出的,或者说,龙国根本就不想真正分享这项技术,只是想借此试探巴基斯坦的底线。
但他还是快速地在内心权衡着利弊。
从短期来看,这款导弹甚至都还没有问世,且不说有无可能是眼前的龙国人给自己的空头支票,就那十个亿美金的巨额研发经费,如果换成飞机坦克,那战斗力能让巴基斯坦直接提升两个档次的火力。
他可以购买更多的幻影III/V战斗机,这些法国战机虽然老旧,但性能可靠,且巴基斯坦已经有了一定的维护经验。
或者从联邦购买更多的T-55坦克,甚至可以考虑从西方引进一些先进的护卫舰,以增强海军实力。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装备,能够立即形成战斗力,应对阿三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
他脑海中浮现出印度空军装备的米格-21和苏-7,以及陆军的T-72坦克。
如果能用这笔钱购买足够数量的歼-7S和69-II式坦克,巴基斯坦的常规军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足以在边境冲突中占据优势。
十亿美金,足以让巴基斯坦空军的规模扩大一倍,或者让陆军的装甲部队实现全面现代化。
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提升,对于急需稳定局势的巴基斯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但从长期来看,参与这次研发,对于巴基斯坦的军工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这不仅仅是学习经验的问题,更是获得核心技术,为后续完全独立自主研发打下基础的绝佳机会。
一旦掌握了这种先进导弹的生产技术,巴基斯坦在军工领域的地位将得到质的提升,不再受制于人。
而且,通过这次合作,他们还能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自己的背后是龙哥!
鹰酱和联邦不好说,他们有自己的战略考量,但阿三在和自己开战前,绝对得掂量掂量,因为他们将面对的,不仅仅是巴基斯坦,更是其背后拥有先进军工技术的龙国。
这种战略威慑,远比几架飞机几辆坦克更有价值。
它能让阿三在采取军事行动前,三思而后行,从而为巴基斯坦争取到宝贵的战略空间和发展时间。
阿里上校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
他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赌注,但如果成功,回报将是无法估量的。
他必须在短期利益和长期战略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他甚至开始思考,如果国内不同意,他该如何争取?
这笔钱,即使是巴基斯坦倾尽国力,也需要咬牙才能拿出来。
他设想着回国后,如何在国防部和财政部那些精打细算的官员面前,解释这笔“天价”投资的合理性。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说服力,甚至可能赌上他的职业生涯。
“姜晨先生,不知这款武器是?”不过在这之前,阿里上校自然要将武器的种类和型号问个清楚,看它是否值得这么多钱。
他需要向国内汇报,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笔投资的价值。
他必须拿到足够令人信服的理由,才能说服那些只看眼前利益的官僚们。
姜晨则是在一旁漫不经心地表示,这是一款龙国在研发的最新型的空对空导弹。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听到空对空导弹,阿里上校明显一愣。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不知道一款空对空导弹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被当作狠货来卖,更别说十亿美金的研发费用了。
巴基斯坦空军目前使用的空空导弹,主要是美制AIM-9“响尾蛇”和法制“魔术”系列,这些都是近距格斗弹,射程通常在10公里以内。
他原以为姜晨会推出一款新型战斗机,或者更先进的空地导弹,比如能够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激光制导炸弹,或者射程更远的空地导弹。
空对空导弹,听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狠”,至少在当时,空战的主流还是近距格斗,超视距空战的概念虽然已经提出,但真正实用的武器却寥寥无几。
阿里上校心中闪过一丝失望,难道姜晨是在虚张声势?
或者说,这款导弹只是在现有技术上的小修小补?
如果是这样,那十亿美金的投资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姜晨的“大饼”给忽悠了。
但姜晨随后的话却让阿里上校彻底惊呆了。
“这款导弹,我们内部代号为‘霹雳-XX’(姜晨在心里给它起了个代号,但没有直接说出来,以免过于具体),它的射程,超过200公里。”姜晨语气平静,但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敲击着阿里上校的心脏。
他放下茶杯,似笑非笑地盯着阿里上校,仿佛要将他心中的震惊尽收眼底。
200公里?
阿里上校的瞳孔猛地收缩。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或者姜晨是不是在说梦话。
他的嘴巴微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喉咙干涩,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200公里?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超出了他所有的军事认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