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220章 前森院长:要不我来给你打下手吧

第220章 前森院长:要不我来给你打下手吧(2/2)

目录

他的声音平静而清晰,语速适中,仿佛在讲述一个早已烂熟于心的故事。

“前院长,在研读东风-5的初步设计资料时,我注意到,目前在发动机推力与比冲效率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提升空间。”姜晨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了前森院长最头疼的问题,虽然处于保密缘故,姜晨并不知道前森院长遇到了这方面的困惑。

但他凭借系统提供的完整技术蓝图,对东风-5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了如指掌,自然也清楚其在当前技术水平下的瓶颈所在。

“我认为,在喷管设计上,可以考虑采用更先进的双锥形或钟罩-环形喷管结构。”姜晨开始详细阐述,“传统的钟罩形喷管在不同高度下效率差异较大,而双锥形喷管或钟罩-环形喷管,能够更好地适应高空和真空环境,提高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的平均比冲。尤其是在真空环境下,喷管出口面积的扩张比可以进一步加大,从而榨取更多的推力。”

前森院长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

他的身体猛地前倾,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的绘图板,仿佛姜晨的声音能直接在上面勾勒出他所描述的喷管结构。

双锥形喷管?

钟罩-环形喷管?

这些概念,他并非完全没有接触过,但那都停留在国际顶尖航天期刊的理论探讨阶段,距离实际工程应用还有十万八千里。

他自己也曾尝试过优化喷管形状,但始终无法找到突破性的方案。

而姜晨,竟然如此清晰地提出了具体的结构方向!

姜晨没有察觉到前森院长的震惊,继续说道:“其次,在燃料与氧化剂的混合效率上,我们或许可以引入预燃室分级燃烧循环的概念。通过在主燃烧室之前设置预燃室,让少量燃料和氧化剂进行初步燃烧,产生高温燃气驱动涡轮泵,再将富燃或富氧的燃气送入主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这种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燃烧室压力和燃烧效率,从而提升发动机的推力与比冲。”

预燃室分级燃烧循环!

前森院长感到自己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

这可是联邦最先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他们一直在秘密研究,但从未对外公布过任何细节。

龙国虽然也有所耳闻,但对其具体原理和工程实现方式,一直处于摸索阶段。

姜晨竟然能如此精准地指出这一技术方向,并将其与东风-5的发动机设计联系起来!

这已经不是“一点想法”了,这简直是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

“此外,对于涡轮泵的设计,我认为可以考虑采用更高转速、更高压比的涡轮泵。”姜晨的声音继续传来,每一个字都精准地击中前森院长的痛点,“这需要更先进的轴承材料和密封技术,以及更精密的叶轮加工工艺。如果能实现这一点,将能更高效地将燃料和氧化剂输送到燃烧室,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前森院长的大脑已经完全被姜晨的话语所占据。

他感到一股电流从头顶直窜脚底,全身的血液仿佛随时都会沸腾起来。

姜晨所说的每一个技术点,都恰好是他目前在东风-5发动机设计上遇到的关键瓶颈,或者说是他正在苦苦思索却尚未找到明确方向的难题。

姜晨的建议,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工程细节,甚至提到了具体的实现路径。

他甚至想到了姜晨之前在东风-2改进型上给出的喷管优化建议,那次就让他受益匪浅。

而现在,姜晨提出的这些,更是系统性地解决了洲际导弹发动机的核心难题。

这已经超越了“指点迷津”的范畴,这简直是直接把答案摆在了他面前!

前森院长彻底沉默了。

他拿起桌上的笔,却发现手有些颤抖,根本无法握稳。

他想说话,却发现喉咙干涩,一个字也发不出来。

他脑海中飞速地进行着各种计算和模拟,姜晨所说的每一个技术点,都在他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像,并且相互印证,完美契合。

他知道,如果按照姜晨的思路去研发,东风-5的发动机性能将得到革命性的提升,射程突破10000公里将不再是梦想,甚至可能达到15000公里,真正实现对鹰酱本土的全覆盖。

这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突然有人点亮了一盏明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又像是面对一道困扰多年的数学难题,突然有人给出了最简洁、最优雅的解法。

他沉默了太久,以至于电话那头传来了姜晨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和关切。

“前森院长,您还在吗?”

姜晨的声音将前森院长从深度的思考中猛地拉回现实。

他猛地回过神来,拿起电话。

“在!在!我还在!”前森院长连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姜晨的由衷敬佩。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

“姜晨同志啊……”前森院长苦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幽默和无奈,“你小子,听说让你来给我接班你还不乐意。对火箭的理解却一套又一套的,要不我来给你打下手,你来主持火箭工作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