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高频电磁吸收薄膜(2/2)
随着信息流再次涌入脑海,姜晨感受到了那种熟悉的胀痛感。
他已经能够更好地适应。
关于这种薄膜的制备工艺、材料配方、涂覆技术、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对电磁波的吸收特性,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意识中。
他甚至能“看到”这种薄膜在微观层面的结构,以及其如何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这种“高频电磁吸收薄膜”的原理,在于其内部含有经过特殊排列的铁氧体颗粒和碳纳米管。
铁氧体具有优异的磁损耗特性,能够将电磁波的磁场能量转化为热能;而碳纳米管则具有高导电性,能够形成微观的电磁回路,进一步吸收和耗散电磁波的电场能量。当高频雷达波或电子干扰信号入射到薄膜表面时,大部分能量会被吸收,只有极小一部分能够穿透,从而大大降低对内部电子设备的干扰。
姜晨知道,这款材料对于鹰击-8的反舰导弹至关重要。
它将使得鹰击-8的导引头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能够更稳定地锁定目标,不易被敌舰的电子干扰所迷惑。
这将大大提升鹰击-8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使其真正成为一款令人生畏的“航母杀手”和“驱逐舰噩梦”。
兑换完成,姜晨感到精神焕发。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起身,朝着凤凰新材的方向走去。
他知道,要将这些先进技术从图纸变为现实,需要凤凰新材的科研团队全力以赴。
凤凰新材的实验室里,李明德工程师正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盯着一台显微镜。
他面前的桌上,摆满了各种材料样品和测试数据。
自从SHTC-1超高导热材料的初步成功,凤凰新材的团队士气高涨,对新材料的研发充满了热情。
但他们也清楚,材料科学的每一步进展都异常艰难。
“李总工,忙着呢?”姜晨推门而入,语气轻松。
李明德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是姜晨,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姜厂长,您回来了!”李明德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正忙着呢。SHTC-1的后续应用研究,以及一些新型合金的探索,都还在进行中。您这次去沪上,有什么新的指示吗?”
姜晨走到李明德身边,拿起桌上的一块材料样品看了看。
“李总工,这次来,确实有新的任务要交给你们。”姜晨语气严肃起来,“而且,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战略武器的性能。”
李明德一听,立刻坐直了身体,神情变得严肃。
他知道,姜厂长口中的“重要任务”,绝非等闲。
“姜厂长请吩咐!”李明德说道。
“我需要你们凤凰新材,尽快研发并量产一种新型的高频电磁吸收薄膜。”姜晨直接点明了目标。
李明德愣了一下。
高频电磁吸收薄膜?
这个概念他并非完全陌生,国际上一些顶尖实验室也曾发表过相关论文,但那都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而且,这种材料对技术的要求极高,涉及到复杂的电磁学、材料学和纳米技术。
“姜厂长,您说的这种薄膜……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我们目前在这方面,只有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并没有实际的研发经验。”李明德有些为难地说道。
他知道姜晨总能带来惊喜,但这次提出的,似乎有些超出了凤凰新材目前的能力范围。
“我知道你们没有经验,所以才来找你们。”姜晨微微一笑,他知道李明德的顾虑,但他有系统提供的完整技术蓝图,足以弥补这些空白。
“这款薄膜,需要具备在宽频带内高效吸收高频雷达波和电子干扰信号的能力,同时要轻薄、耐候、易于附着。主要用于导弹的导引头和关键电子元件的表面防护。”姜晨详细地描述着性能指标,这些都是系统蓝图中直接提取出来的。
“我这里有一些初步的理论方向和材料配方,以及一些关键的制备工艺。你们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姜晨说着,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李明德。
这份文件是他根据系统蓝图,连夜整理出来的,包含了核心的理论框架、材料组分、微观结构设计、以及初步的制备流程。
当然,这些信息都经过了“降维”处理,使其看起来像是经过长时间研究积累的成果,而非凭空出现。
李明德接过文件,翻开一看,顿时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
虽然只是初步的资料,但其中包含的理论深度和工程细节,都让他感到震惊。
这份资料,远比他所了解的国际上任何一篇关于电磁吸收材料的论文都要深入和具体。
“姜厂长,这份资料……”
李明德有些难以置信。
“这简直是……太详细了!如果按照这份资料的方向去研究,我们确实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
“所以,李总工,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姜晨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这很难,但凤凰新材的实力,我相信。我会全力支持你们,无论是资金、设备还是人员,只要你们需要,我都会想办法解决。”
“请姜厂长放心!”李明德郑重地点头。
他知道,姜晨交给他的,不仅仅是一份研发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
他已经看到了这款薄膜在导弹上的应用前景,那将是龙国武器对抗西方电子战的“杀手锏”。
姜晨在凤凰新材的实验室里又待了一会儿,与李明德和几位核心研究员进行了初步的技术交流,解答了他们的一些疑问。
他将系统提供的知识,以最符合当前时代背景的方式,循循善诱地传授给他们,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核心技术。
离开凤凰新材,姜晨的心情更加轻松了。
霹雳导弹的“入股费”已经到账,东风-5的技术蓝图也已兑换,现在连鹰击-8最关键的抗干扰材料也已有了方向。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他知道,戈壁滩之行将是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将与前森院长一起,为龙国的洲际导弹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