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260章 姜工是谁

第260章 姜工是谁(1/2)

目录

KM市最大的国营百货商店里,人潮涌动。

售货员拨打算盘的清脆声响,与顾客们带着各种方言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八十年代龙国独有的、充满活力的市井交响。

艾米丽·卡特的存在,像是一滴滴入清汤的油,吸引着周围人的目光。

她穿着一件在当时看来颇为时髦的浅色衬衫和一条牛仔裤,金色的短发在略显灰暗的人群中格外醒目。

在这个很少能见到外国人的内陆城市,她高挑的身材和深刻的五官,本身就是一张最引人注目的“通行证”。

她没有试图融入,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这种“被围观”的状态。

她脸上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对这个陌生国度充满善意的好奇与些许不知所措。

这种表情能轻易地消除当地人潜在的警惕心。

她像一个真正的外国游客或留学生,手里拿着一本《汉英常用词汇手册》,不时地向周围投去求助般的微笑。

没有人会将这个看起来友善、开放,甚至有些笨拙的“老外”,与中央情报局最顶尖的心理操纵专家联系在一起。

她将自己置于聚光灯下,反而获得了最好的掩护。

她的中文带着一丝可以被误认为是云贵地区某个偏远县城的口音,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演练。

她没有急于寻找任何特定的目标,而是像一个真正的顾客那样,在各个柜台间慢慢地闲逛。

她的眼睛扫过玻璃柜台里陈列的“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耳朵却像最高效的过滤器,自动忽略掉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聊,精准地捕捉着那些可能带有价值的词汇。

“……我们单位分的房子太小……”

“……这次出差,领导让带点土特产回去……”

她耐心地观察着每一个前来购物的人,特别是那些衣着相对整洁、出手略显阔绰、交谈中会不经意提到“单位”、“任务”、“出差”等词汇的中年男人。

这些人,是她渔网中的潜在目标。

一个小时过去了,艾米丽的耐心得到了回报。

她的目光,最终锁定在无线电柜台前一个正在犹豫不决的中年男人身上。

男人大约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半旧的中山装,手腕上戴着一块上海牌手表。

这是个有社会地位的男人。

艾米丽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但他微黑的肤色和粗糙的双手,特别是那洗得很干净但指甲缝里依然残留着一丝黑色油污的袖口,都说明他并非纯粹的机关干部,更像是一个与工业生产打交道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同志,这个‘红灯牌’的和这个‘熊猫牌’的,到底哪个收音效果好?”男人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向无精打采的售货员问道。

“都差不多,看你要哪个了。”售货员头也不抬地回答。

“我是要带回我们厂里去的,山里信号不好,得要个灵敏度高的。”男人继续说道。

艾米丽的心跳微微加速。

就是他了。

她不动声色地凑了过去,装作也在挑选收音机,耳朵却全力捕捉着男人的每一句话。

男人似乎有些选择困难,自言自语地抱怨着:“唉,厂里催得急,这趟出来要办的事太多了,光买这个就耽误半天……”

艾米丽记下了他的相貌特征和说话的语调,然后悄悄地退开,像一滴水一样,重新汇入人群,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猎物即将走出森林,进入她精心布置的陷阱。

男人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买下了那台价格更贵的“熊猫牌”收音机。售货员用牛皮纸和细麻绳将盒子仔细地捆好,他小心翼翼地提着,脸上带着完成任务的满足感,朝着百货商店的大门走去。

艾米丽算准了时机。

她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张KM市的地图,脸上露出极度困惑的表情,嘴里用生硬的中文念念有词。

就在男人迈出大门的那一刻,艾米丽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快步上前,用带着浓重外国口音的中文问道:“请问,先生,这个……这个地方,怎么走?”

她的动作略显急切,加上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脚下被一块不平整的地砖绊了一下,身体一个趔趄,正好撞在了男人的胳膊上。

“哎呀!”艾米丽惊呼一声,手里的东西顿时散落一地。

一本厚厚的《汉英词典》,几张印着翠湖风景的明信片,还有一个在当时极为罕见的、银白色的索尼随身听(Walka),耳机线缠绕在一起,摔在了地上。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以及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当众摔倒,立刻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

正如艾米丽所预料的那样,这个提着收音机的中年男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好奇地围观,而是立刻展现出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特有的、对“外国友人”的热情和责任感。

他把自己的收音机小心地放在一旁,立刻蹲下身。

“Miss,areyouokay?”

他用一口带着浓重口音的、试探性的英语问道,同时伸手去捡那个看起来很贵重的随身听。

“Oh,I'fie,thakyou.”

艾米丽用英语回答了一句,随即又换回了那蹩脚的中文,脸上带着歉意和窘迫,“对不起,对不起,我……我不是故意的。”

她手忙脚乱地去捡地上的词典和明信片。

男人已经把那个随身听捡了起来,他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精巧的金属盒子,然后递给艾米丽。

“谢谢,太谢谢您了。”艾米丽接过东西,连声道谢。

“不客气,不客气。”男人摆了摆手,笑容很和善,“你,是来旅游的?”

“不,我是……学生,在大学里学习中文。”艾米丽指了指自己的词典,试图解释。

“哦,留学生!”男人恍然大悟,脸上的热情又多了几分。

能和一个外国留学生说上话,在当时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艾米丽拿起那个随身听,按了一下播放键,又沮丧地摇了摇头,用手敲了敲外壳,脸上露出苦恼的表情。

“唉,它……坏了。不响了。”

“坏了?”男人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