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前哨”小队(2/2)
“你们鹰酱人的这副德行,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
哈里森的脸色已经从涨红变成了惨白。
“哈里森先生,你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猎手”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刀,“一头狼,永远不会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一只刚刚长出更锋利犄角的绵羊去守卫它的草场。你们从来没把我们当成过伙伴,你们眼里只有‘目标’。这一点,我们从一开始,就心知肚明。”
“所以,我们很乐意地收下了你们的‘见面礼’,并且顺着你们‘合作’的姿态,通过那位‘喜欢高谈阔论的凤凰军工厂干部’,把表彰大会这个‘内部消息’,作为我们的‘回礼’,送给了你们。”
哈里森的眼中,最后一点挣扎的光芒也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灰。
他终于明白了,从头到尾,他不仅是一个被操控的木偶,更是一个自作聪明的小丑。
他的真实任务,是对方陷阱中的诱饵;而他的伪装身份,则成了对方递给他诱饵的盘子。他的一切,都被利用得淋漓尽致。
“猎手”将那份报告推回自己面前,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抛出了最后一根,也是最重的一根稻草:“我们之所以陪你们演了这么一出大戏,只是因为我们很好奇……除了你们这群自作聪明的苍蝇之外,在同一个地方,还有没有别的狼,在黑暗里,用更贪婪的眼神盯着我们。”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哈里森混沌的思绪!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震惊和恐惧。
他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这根本不是一个只针对他们的陷阱,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局!
他们CIA,只是那个被摆在明面上的、用来吸引火力的靶子!
巨大的羞辱和求生的本能,让他再也无法保持沉默。
为了自保,也为了给这些将他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对手制造新的麻烦,他几乎是嘶吼着,抛出了那个他一直隐藏着的情报:“是KGB!还有KGB!联邦人!他们也在这里!代号‘狼’!但是他们跑了!他们提前跑了!你们的陷阱,他们看穿了!他们看穿了!!”
联合指挥部,会议室。
行动结束后的紧张气氛已经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胜利后的沉静。
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冯振国和几位安全部门的负责人都面色凝重。
姜晨没有抽烟,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墙上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一言不发。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猎手”走了进来,他将一份刚整理好的审讯纪要放在桌上,然后直接看向姜晨。
“和你预料的一样,哈里森开口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锐利,“KGB的人确实来过,代号‘狼’,但他们在我们行动前夜,就悄无声息地撤离了。哈里森对他们也知之甚少,只知道对方的行事风格极其谨慎,嗅觉敏锐得像野兽。”
“猎手”顿了顿,加重了语气:“KGB的提前撤离,至少说明两点。第一,他们的情报分析能力和风险嗅觉,还要在CIA之上。那个‘狼’,看穿了我们为CIA准备的完美陷阱。第二,他们对我们的重视程度,或者说,对你的重视程度,也远超CIA。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谨慎、更耐心、也更可怕的对手。”
听完通报,冯振国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下意识地说道:“必须再次提升姜晨同志的安保等级,所有相关的项目,保密级别再上调一级!”
然而,姜晨却仿佛没有听到他们的对话。
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后怕或者庆幸,反而陷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之中。
他缓缓走到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前,从笔筒里拿起一支红色的记号笔。
“啪嗒。”
他拔掉笔帽,首先在地图上“昆明”的位置,用力地画了一个圈。
“这次,敌人是冲着我来的。我们提前预判,设下了陷阱,将计就计,取得了胜利。”他的声音很平静,陈述着一个客观事实。
然后,他的笔尖在地图上移动,落在了遥远的欧洲。
他在“德国”的位置,画下了第二个圈。
“‘盘石’计划的光学组件,我们最核心的镜片,需要从德国蔡司进口。我们伪装成了民用天文望远镜项目,才绕过了技术壁垒。”
笔尖再次移动,划过中亚,落在了黄沙遍地的“中东”,第三个圈。
“我们的工业血液,石油。虽然我们有大庆,但很多特种润滑油和化工原料,依然依赖进口。”
最后,他的笔尖越过大半个蓝星,在南美洲的“巴西”和非洲的“南非”,分别画下了第四个和第五个圈。
“稀土,铬矿,这些都是‘龙腾’计划和未来更多项目不可或缺的特种金属。我们的矿产资源并不足以支撑一个完整的、高精尖的国防工业体系。”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看着姜晨在地图上画出的那一个个红圈。
每一个圈,都代表着一条维系着中国国防工业命脉的生命线。
姜晨放下笔,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次,我们赢了。但下一次呢?如果KGB那个‘狼’,或者比他更聪明的敌人,不再试图来攻击我本人呢?”
他伸手指着地图上那些刺眼的红圈,声音不大,却振聋发聩:“如果他们去攻击我们的供应链呢?在德国,散布我们的‘民用项目’是军事用途的证据,引发禁运。在中东,挑动地缘政治,切断我们的石油航线。在巴西,用资本手段,买断我们需要的矿山未来十年的开采权。这些,都是我们的‘阿喀琉斯之踵’!我们不可能在每一条供应链上,都部署一支反谍部队。我们不能永远等着敌人打上门来,再绞尽脑汁地把安保漏洞变成陷阱。这种运气,不会每次都有。”
他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脊背发凉。
他们习惯了在国境线内构筑铜墙铁壁,却很少从这种全球化的、产业链的角度去思考国家安全。
姜晨的目光,此刻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思路。”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御。”
“我正式提议,以凤凰厂为核心,整合国安、总参的相关资源,成立一个独立的情报分析和风险预警单位。我称之为——‘前哨’小组。”
“它的任务,不是在事情发生后去抓间谍。”姜晨的眼神里,燃烧着一种全新的火焰,“它的任务,是要像瞭望塔上的哨兵一样,站在最高处,盯着我们所有的生命线,提前发现风险,预判敌人的动向,分析他们的弱点。”
他停顿了一下,说出了让冯振国和“猎手”都为之动容的最后一句话: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出击,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