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277章 龙骨的呼唤

第277章 龙骨的呼唤(2/2)

目录

“武器系统,核心为舰艏和中部的两组多用途通用垂直发射系统……”

“核心探测设备,为四面大孔径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

“所有射频天线,将集成于一体化综合射频桅杆内……”

姜晨每说出一个名词,会议室里的气氛就凝重一分,温度仿佛也随之下降一度。

这些词汇,对在座的大多数专家来说,都只存在于那些被严格管控的西方军事期刊和情报部门的零星报告里,遥远得如同另一个世界的技术神话。

而现在,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将它们全部整合到了一张图纸上,并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宣称这就是龙国的下一代驱逐舰。

短暂的死寂之后,会议室里如同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平静池塘,瞬间炸开了锅。

“胡闹!这简直是胡闹!”一位来自海军装备部门,负责成本核算的专家第一个站了起来,他因为激动,脸涨得通红,几乎是拍着桌子在说话,“小姜同志,我刚才粗略地心算了一下,你这个方案,光是那四面雷达的成本,就可能超过我们一艘051型驱逐舰的总造价!再加上这个全新的舰体、闻所未闻的垂直发射系统,单舰造价恐怕是051型的五倍都不止!我们海军一年的军费才多少?你这是要造一艘‘吞金兽’出来,把整个海军的家底都吃垮吗?”

“还有这个舰体!”沪上造船厂的一位总工程师站起身,他指着图纸上那道优美而复杂的大曲面舰体,连连摇头,“潘老最清楚,我们的工人,习惯了和钢板打交道,习惯了直来直去的线条。这种大尺寸、高精度的复杂曲面,我们的船台根本无法保证加工精度!还有焊接工艺,这么大面积的特种高强度钢的无缝焊接,既要保证强度,又要控制形变,我们目前的技术储备是完全空白的!这不是画出来,就能造出来的!”

质疑声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涌向台上的姜晨,几乎要将他淹没。

最后,一直沉默不语的潘老,缓缓地放下了手中那支陪伴了他几十年的绘图铅笔。

他抬起头,看着姜晨,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对年轻人大胆创意的欣赏,有对方案不切实际的惋惜,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沉痛。

“小姜同志,”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多年来不容置疑的权威,让整个会议室都瞬间安静了下来,“你的才华,从‘霹雳-8’上我们就已经看到了,大家有目共睹。但是,设计舰船,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是工程师,我们必须脚踏实地。”

他站起身,缓步走到墙边悬挂的一张巨大海图前,用粗糙的手指,在龙国漫长的海岸线上重重地划了一道。

“我们海军目前的根本战略,是近海防御。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他回过头,目光扫过全场,“是可靠、管用、能大量建造、能形成规模的‘空、潜、快’!我们用有限的资源,集中力量,保卫我们最重要的核心海疆。你这个设计,我估算了一下,满载排水量恐怕要接近七千吨,它不是为近海防御准备的,它是为远洋舰队准备的,是为航空母舰护航准备的!”

潘老转过身,痛心疾首地看着姜晨,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现实的沉重:“我们的国力,我们的工业基础,我们的战略需求,都支撑不起这样一艘船。小姜,步子迈得太大了,是会扯到蛋的啊!”

“扯到蛋”这三个字,从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口中说出,带着一股撕裂感。

会议室里,许多刚才还义愤填膺的专家,都感同身受地沉默了下来,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们不是不想拥有强大的战舰,而是残酷的现实,让他们连做那样一个梦的勇气,都快要被消磨殆尽了。

面对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和质疑,姜晨依旧保持着镇定。

他知道,如果不能从根子上,把这些在座前辈们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彻底扭转过来,“龙腾”就永远只能是一张停留在纸面上的图纸。

他再次走上台,神情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严肃。

“潘老,各位前辈,你们说的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我们的军费紧张,这都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但是,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设计、建造的战舰,它将要去打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他没有等大家回答,直接按下了遥控器。幕布上的“龙腾”设计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从高空侦察照片上翻拍下来的、模糊但依旧充满压迫感的图片——一架联邦的图-22M“逆火”轰炸机。

“联邦海军的‘饱和攻击’理论,在座的各位肯定比我更清楚。当数十架这样的超音速轰炸机,从不同的方向,超低空掠海而来,同时向我们的舰队发射上百枚重型反舰导弹;当水下的核潜艇也向我们发射导弹;当远方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也加入攻击……请问,我们现有的舰队,能撑过几分钟?”

姜晨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响,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击在众人的心上:“这不是危言耸听!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拉塔基亚海战,已经向全世界揭示了导弹时代的残酷。那场海战证明了,在导弹对决中,谁的电子战能力更强,谁的火控系统反应更快,谁就能取得压倒性胜利。技术落后的一方,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他切换了下一张幻灯片,是“龙腾级”的作战系统结构分解图。

“所以,我们才需要相控阵雷达!因为只有它,才能用电子扫描代替笨重的机械转动,才能在几秒钟内,同时跟踪和锁定来自四面八方的上百个目标,并引导我们的武器进行拦截!我们才需要垂直发射系统!因为它能提供360度全向攻击能力,发射速度是传统倾斜式发射架的十倍以上,能应对最危急的饱和攻击!我们才需要隐身设计!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压缩敌人的发现距离,打乱敌人的攻击节奏,为我们争取到那宝贵的、决定生死的预警和反应时间!”

“至于成本,”姜晨的目光转向那位装备部门的专家,“单纯地堆砌昂贵的技术,确实是吞金兽。但一体化设计,将雷达、通信、电子战系统高度集成,恰恰是为了提升效费比!一艘‘龙腾’的区域防空能力,足以覆盖我们过去一个驱逐舰支队的防空范围。它的全寿命使用和维护成本,远低于不断改装升级多艘性能落后的旧式军舰。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未来的技术升级,留下了充足的物理空间和电力冗余!”

他的话语逻辑清晰,论据有力,让原本嘈杂的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在座的专家们,开始重新审视那张设计图,眼神从最初的排斥和质疑,渐渐多了几分思索。

最后,姜晨的目光落在了潘老的身上,语气诚恳而坚定。

“潘老,各位前辈。我们不能用昨天的经验,去打明天的战争。我们今天在沪上船厂里切割的每一块钢板,建造的每一艘战舰,都是要在二十一世纪的广阔海疆上,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守卫和平的。”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和信念。

“它未来要面对的敌人,是联邦海军的饱和攻击,更是鹰酱海军正在建造的,搭载了‘宙斯盾’作战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他们的首舰CG-47号,去年就已经铺设龙骨了!我们不造,不代表别人会停下脚步等我们。等到威胁已经兵临城下的时候,我们再想奋起直追,就一切都晚了!”

“这艘船,”姜晨看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一字一顿地说道,“不是为了去远洋争霸,而是为了让我们国家在面对任何海上威胁时,都拥有可以昂着头,平静地说一个‘不’字的底气!”

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番话深深地撼动了,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潘老看着眼前的年轻人,那双见证了无数风浪的浑浊眼中,似乎也重新燃起了一团久违的火焰。

就在这寂静之中,会议室厚重的木门被轻轻推开了。

一名戴着眼镜的年轻秘书,快步走到潘老身边,压低声音,在他耳边紧急地说了几句话。

潘老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惊讶地抬起头,看了一眼台上的姜晨,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神色。

他清了清嗓子,站起身,对全场说道:“今天的会议,暂时到这里。”

然后,他转向姜晨,用一种全新的、无比郑重的语气说:“小姜同志,你的方案……我们701所和沪上造船厂,暂时无法做出结论。”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平复内心的激动。

“但是,就在刚才,BJ来电。海军的刘华清首长点名,要你带着你的全部设计方案,立刻动身去京城。他要亲自听你的汇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