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279章 磐石之心

第279章 磐石之心(2/2)

目录

“奶奶的!”

这笔庞大的“财富”,让他第一次在面对系统商城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天顶星科技时,有了真正的底气。

他的目光再次锁定在那个标价三亿积分的【步进扫描式深紫外(DUV)光刻机全套技术资料包】上。

三亿积分,在这个年代,足以武装一个集团军。

但这一次,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捉襟见肘的窘迫。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够主宰棋局的决断。

“兑换。”姜晨在心中下达了简洁而坚定的指令。

【确认兑换“步进扫描式深紫外(DUV)光刻机全套技术资料包”?将消耗积分:300,000,000点。】

“确认。”

【积分确认……300,000,000点已扣除。剩余积分:900,000,000点。】

【“步进扫描式深紫外(DUV)光刻机全套技术资料包”已解锁,正在向使用者意识海传输……】

一瞬间,仿佛整个宇宙的星光都灌入了他的大脑。

庞大到无法想象的信息洪流,瞬间填满了他的每一个脑细胞。

那是一个完整的、颠覆时代的技术生态系统!

1.光源系统:不再是传统的高压汞灯,而是波长为248纳米的氟化氪(KrF)准分子激光技术。这就像是把一把粗糙的刻刀,换成了一柄锋利无比的激光手术刀,可以在硅片上雕刻出更精细、更复杂的图案。

2.物镜系统:不再是单一材质的镜片,而是由高纯度人造萤石(CaF2)和熔融石英(FedSilica)构成的、拥有超高数值孔径(NA)的复杂混合物镜组设计方案。这套系统能将激光束以极高的精度聚焦,是实现纳米级制程的核心。其设计之精密,工艺之复杂,远超当时地球上任何一款光学设备。

3.工件台系统: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滚珠丝杠驱动,采用的是亚纳米级精度的磁悬浮双工件台技术。一个工件台在进行曝光时,另一个工件台已经可以进行预对准和测量,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而磁悬浮驱动,保证了工件台在高速运动中,依旧能拥有无法想象的平稳和定位精度,仿佛一只在绝对光滑的冰面上滑行的、拥有上帝般稳定性的手。

4.配套化学品:包含了全套的化学增幅型光刻胶(CheicallyAplifiedResist)配方。这种光刻胶对深紫外光极其敏感,只需要极低的光子能量就能引发化学反应,完美解决了深紫外光源能量不足的问题。它与光源、物镜、工件台一起,构成了DUV光刻技术不可或缺的四大支柱...

当信息传输完成时,姜晨浑身已经被冷汗湿透,但他眼中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

他知道,他手中掌握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台机器,而是开启一个全新时代的钥匙。

一旦这套技术被成功实现,龙国将直接跨越接触式、接近式、投影式、步进式等所有追赶阶段,在光刻技术的核心领域,一步迈入21世纪,与鹰酱和脚盆鸡等科技巨头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关键技术上实现反超!

更重要的是,他的手中,还握有整整九亿积分的庞大战略储备。

这笔财富,将是他应对未来一切挑战和突发状况的最强底牌...

几天后,怀揣着这足以颠覆世界科技格局的秘密,姜晨再次找到了林浩。

他将那套庞大的技术资料包,经过自己的消化和简化,整理成了一套完整的、可供当前科研水平理解和验证的核心理论框架,以及几个关键子系统的初步设计构想。

当林浩看到姜晨拿出的那份厚厚的、写满了超前理论和公式的手稿时,他最初的表情是震惊,然后是做梦一样。

“姜晨……你……你是怎么想到的?”林浩扶着桌子,看着姜晨的眼神,他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

“我只是站得高了一些,看到了一些不同的风景。”姜晨平静地回答。

基于过往合作建立的绝对信任,林浩没有再追问这知识的来源。

这项工程的浩大,绝非一个研究所甚至一个部门能够完成。

它需要的是整个国家的力量。

他们联名向中央递交了一份长达百页的报告,详细阐述了这项技术的革命性意义和实现它的巨大挑战。

报告的最后,他们立下了军令状,请求国家启动这项关系到国运的超级工程。

这个计划,被姜晨命名为——“磐石”计划。

寓意着它将成为支撑龙国未来所有高科技产业的坚固基石。

很快,最高层批准了这项计划。

一个由林浩担任总指挥,姜晨担任总设计师和首席科学家的秘密项目组正式成立。

林浩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最顶尖的光学、精密机械、自动化控制、高分子化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工程攻关;而姜晨,则负责提供最核心的理论指导,并在每一个关键技术节点上,给出那个来自未来的、唯一的正确答案。

那批从欧洲订购的光学玻璃,正是“磐石”计划物镜系统项目中最关键的原材料。

“呜——”

火车长长的鸣笛声打断了姜晨的回忆。

他抬起头,窗外已经出现了BJ站那熟悉的轮廓。

列车缓缓停稳。

姜晨拎起那个装着“龙腾”设计方案的沉重文件箱,走下火车。他握紧了拳头,心中无比清晰。

京城的会议,将决定“龙腾”这柄利剑能否出鞘;而遥远的香港,那场正在进行的暗战,则决定着“磐石”这颗心脏,能否继续跳动。

两者,一体两面,生死相依。

刚走出站台,一名穿着中山装、神情严肃的年轻人快步迎了上来,低声说道:“姜晨同志,我是来接您的。”

在确认了身份后,年轻人没有多余的话,只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用火漆密封的加密信封,递给了姜晨。

“香港方面,刚刚传来的第一份战报。”

姜晨的心猛地一紧。

他迅速撕开信封,里面没有长篇的报告,只有一张用长焦镜头拍摄的、略显模糊的码头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一个印有“远星贸易”标志的集装箱。

照片,但笼子不止一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