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289章 非对称利剑

第289章 非对称利剑(2/2)

目录

姜晨没有理会众人疑惑的目光,他从随身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样东西。那是一个制作精良的导弹模型,比“海鹰”导弹的模型要小巧、精致得多,充满了现代工业的美感。

“这是我们为051C驱逐舰预研的新一代反舰导弹,代号‘鹰击-8’。”姜晨将模型放在桌上,“它采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采用了单脉冲频率捷变雷达导引头,抗干扰能力更强;最重要的是,它能实现全程掠海飞行,也就是在距离海面几米的高度飞行,敌方的雷达极难发现。我们称之为‘海面上的幽灵’。”

萧劲远的呼吸急促了起来,他死死地盯着那个模型,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

他和刘华清都是知道这款沪上造船厂提交的概念图。

项目也得到了他们的批准,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居然就能实现部署?

而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利剑!

有了它,051就能和“初雪”级正面抗衡!

“好东西!什么时候能上舰?”他急切地问道。

“报告司令员,导弹本身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要整合到军舰上,形成完整的作战系统,还需要配合051C的舰体建造和新式雷达的研发,最快……也需要三年以上。”

萧劲远眼中的光芒,瞬间又黯淡了下去。三年,太久了。

然而,姜晨接下来的话,却让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但是,”姜晨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谁说导弹,一定要装在军舰上呢?”

他转身,从助手手里接过另一张地图,直接覆盖在了海图之上。那是一张无比详细的东南沿海地形图。

他的手指,没有指向大海,而是重重地落在了大陆的海岸线上。

“我的构想,是‘以陆制海’!”

“我们将为军舰准备的‘鹰击-8’导弹,连同它的发射箱、火控雷达、指挥系统和电源,全部集成到一辆重型越野卡车上!我们用机动灵活、成本低廉的岸基导弹,去对抗昂贵、笨重、目标巨大的驱逐舰!”

这个想法,如同在黑暗的房间里,猛地被拉开了一道巨大的窗帘,刺眼的阳光瞬间涌入,让所有习惯了黑暗的人,都感到一阵眩晕和震撼!

“岸基导弹?”

“把军舰的导弹搬上卡车?”

短暂的沉寂后,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议论声。

首长们,尤其是那些大陆军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的老领导们,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们或许不懂复杂的海战,但他们绝对懂得,在陆地上,如何利用机动和伪装,去消灭一个强大的敌人!

姜晨没有被打断,他继续用一种充满感染力的语调,阐述着他的“非对称”战法。

“各位首长请看,”他的手指在沿海地图上划过,“我们的东南沿海,有上千公里的海岸线,有无数的山脉、丘陵、海湾和岛屿。一艘脚盆鸡的‘初雪’级驱逐舰,价值上亿美元,是它整个舰队的核心节点。它很大,在雷达屏幕上是一个清晰无比的光点。它在导弹面前其实也很慢,最高航速不过30节。它必须暴露在海面上,才能发挥作用。”

“而我们呢?”他的手掌重重拍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部署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这样的机动发射车!它们平时可以伪装成普通的货车,隐藏在山洞里,树林里,甚至城市的民用建筑里。它们可以在几百公里的战线上,随时机动,打了就跑。敌人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剑藏在哪里,不知道会从哪个方向刺过来!”

“一艘驱逐舰,能同时对抗几个方向的导弹攻击?四枚?八枚?我们可以用一个营的发射车,一次性向它发射十几枚、二十几枚‘鹰击-8’!用饱和攻击,彻底撕碎它的防空网!这是典型的非对称作战!我们用我们陆军最擅长的游击战、运动战思想,来打现代化的海战!”

“我们把我们漫长的海岸线,变成了一艘永不沉没的、拥有无限导弹的超级航空母舰!”

“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这个比喻,彻底点燃了全场的气氛!

海军司令员萧劲远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绕过桌子,快步走到姜晨面前,双手紧紧地握住了导弹模型,反复端详,仿佛那不是模型,而是已经铸成的国之利器。

“技术上,真的可行吗?”他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坐在角落里的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专家。

那是导弹研究所的总工程师,钱卫民。

他从姜晨开口时,就一直在飞快地计算和构思。

钱总师扶了扶眼镜,也站了起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报告各位首长!姜晨同志的这个构想,简直是天才!从技术角度分析,完全可行!鹰击-8导弹系统本身就是高度模块化的设计,它的发射控制、雷达引导、供电单元,完全可以整合到一个车载平台上。我们甚至不需要重新研发太多东西,只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和车辆底盘的适应性改造。如果军委批准,我敢立军令状,三个月之内,我们就能拿出第一台样车进行测试!”

三个月!

相对于造船的五年,这个时间简直快得不可思议!

更重要的是成本。

姜晨补充道:“成本方面,一艘‘初雪’级的造价,足够我们装备至少三个这样的岸舰导弹团!用三个团的兵力,去兑掉敌人一艘最先进的主力舰,这笔账,无论怎么算,我们都血赚不亏!”

“啪!”

一声巨响,在会议室里回荡。

是萧劲远,他因为过度激动,一巴掌重重地拍在了会议桌上。

这位饱经风霜的老领导,此刻双眼通红,脸上老泪纵横。

他看到了!

他终于看到了在短期内抗衡强敌,捍卫海疆的希望!

这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这是一条全新的、完全适合龙国国情的建军思路!

“就这么干!”萧劲远的声音有些变调,但他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我代表海军,完全同意这个方案!我们海军,愿意派出最优秀的参谋人员,配合陆军的同志,研究战术!我们愿意提供靶船,配合导弹所的同志,进行测试!”

主位上的刘华清,一直静静地听着,此刻,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缓缓点头,一锤定音:

“好!这个思路很好!非对称,打敌人的软肋,这很符合我们的斗争哲学。这个项目,军委原则上批准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特事特办!”

他看向冯振国:“振国同志,你来牵头协调。给这个项目,起个名字吧。”

冯振国沉吟片刻,目光扫过那锋芒毕露的导弹模型,和地图上那如利刃般曲折的海岸线,朗声说道:

“就叫‘海岸利剑’吧!用我们万里海疆的海岸,铸成一柄令任何来犯之敌都闻风丧胆的非对称利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