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311章 龙之决断

第311章 龙之决断(2/2)

目录

从“前哨一号”到“霹雳-8”,再到“鹰击-8”,这些项目无一不在印证着姜晨的预言。

此刻,冯振国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姜晨那张平静而自信的脸,以及他所描绘的、那个由信息和技术主宰的未来战场。

他知道,时代真的变了,而他们,必须跟上。

“同志们,我理解大家的心情。”冯振国缓缓地站起身,“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是1981年,不是1949年。敌人已经用上了T-72和T-80,用上了图-22M‘逆火’。他们不再是当年那些拿着步枪的侵略者,他们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军队。”

他走到会议桌前,将一份厚厚的数据报告,放在了桌上。

“这份报告,是我们军工部门,对‘西方-81’军演中,联邦军队所展示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进行的初步分析。”

他指着报告中的几页数据,语气沉重地说道:“联邦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其核心是利用机械化部队的强大突击能力,在短时间内,撕裂敌军防线,然后向纵深穿插,切断敌军的指挥和补给。在这种战术面前,我们传统的‘人民战争’,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的兵员再多,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将敌人挡在国门之外,一旦他们深入腹地,我们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都将暴露在他们的钢铁洪流和空中打击之下。那时候,我们拿什么去打人民战争?”

冯振国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那些情绪激动的将领头上。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更重要的是,现代战争中,数量优势正在被技术优势迅速取代。”冯振国继续说道,他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一枚‘霹雳-8’空空导弹,可以在数百米外,击落一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战斗机。一枚‘鹰击-8’反舰导弹,可以在一百多公里外,一击瘫痪一艘价值数亿美元的现代化驱逐舰!”

他看了一眼在场的所有人,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这些,都是我们龙国人自己研发的!它们证明了,我们有能力,也有智慧,用更少的资源,更先进的技术,去对抗敌人的数量优势!”

“我们不能再走老路了!我们不能再用我们的短处,去硬碰敌人的长处!我们必须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一条‘非对称作战’和‘技术建军’的路!”

冯振国的话,引起了在场许多年轻将领的共鸣。

他们是共和国的新一代军人,他们亲身经历了与西方和联邦的技术差距,他们渴望改变。

然而,那些老帅们,却依然皱着眉头。

“技术再先进,也需要人去操作!”一位老帅反驳道,“没有足够的人,再好的武器,也只是废铁!”

“人当然重要!”面对自己的老上司,冯振国毫不退让,“但我们更需要的是,能够操作这些先进武器的、高素质的人!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研发这些先进武器的、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制定非对称战术的、具有战略远见的指挥官!”

双方的辩论,是两种建军思想的激烈碰撞。

一种是基于历史经验的、以数量和意志为核心的“大陆军主义”;另一种是面向未来战争的、以技术和质量为核心的“技术建军”思想。

会议室里的气氛,再次变得剑拔弩张。

冯镇国率先开口。

“同志们,大家的意见,我都听到了。”

“联邦的‘西方-81’演习,是给我们上了一课。这堂课,很深刻,也很及时。”

“但我们不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走。他们有他们的国情,有他们的战略。我们龙国,有我们自己的国情,有我们自己的战略。我们的军队,要走自己的路!”

“人民战争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这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我们立国之本。但人民战争,也要与时俱进!在现代战争中,光靠人海战术,是行不通的!”

“冯振国同志说得对。现代战争,是科技的战争。我们不能再用大刀长矛,去和敌人的飞机大炮对抗了。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杀手锏’,要有自己的‘非对称利剑’!”

“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军队建设,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要从‘人海战术’,向‘科技建军’转变!”

“我命令!”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洪亮而有力,“于次年(1982年)秋季,在华北地区,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演习,代号——‘利剑’!”

“这场演习,不光要看我们的铁脚板,更要看我们的新装备、新战法、新思想!”

“我们要通过这场演习,向全世界,也向我们自己,展示我们龙国军队,在新的历史时期,所焕发出的、全新的战斗力!”

他看向冯振国,脸上再次露出了一个和蔼的笑容。

“冯振国同志,你回去告诉姜晨同志,我希望在‘利剑’演习上,能看到他的成果。不光是那些已经成熟的,还有那些正在研发的,只要能拿出来,都可以拿出来亮亮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