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349章 京城的门槛

第349章 京城的门槛(1/2)

目录

“龙牙谷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天,双方陷入了一种极其诡异的平静。

双方官方媒体对这次“边境摩擦”的报道,只有寥寥数笔,措辞也异常克制。

胜利方的新闻中只是简单地宣称,“我英勇的边防部队,成功击退了一次敌对势力蓄意的、规模空前的武装挑衅,捍卫了神圣领土。”

报道中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战斗过程的细节,也没有公布任何战果,更没有出现任何关于“龙牙”导弹的字眼。

至于另一边,则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对此前一天还大张旗鼓宣传的“惩戒行动”,突然集体失声。

媒体上,所有关于“白虎师”出击的报道,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官方既没有宣布胜利,也没有承认失败,仿佛那支出击的王牌坦克营,连同他们的四十四辆M60A3坦克,就那样凭空蒸发在了铁原郡的晨雾之中。

唯一能证明发生了什么的,是驻扎在三八线铁原郡正面的棒子国军队,在当天夜里,悄悄地、整体向后收缩了近五公里。那些曾经前出到最前沿的观察哨和火力点,都被悄然放弃。这种不战自退的举动,对于一支向来以强硬和好斗著称的军队来说,是极不寻常的。

然而,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就在“龙牙谷之战”结束后的第三天清晨,几张模糊不清、但内容却触目惊心的战场照片,通过一些无法追溯来源的、匿名的传真线路,被同时发送到了香港、东京和新加坡的几家国际通讯社的办公室里。

照片的拍摄角度很刁钻,似乎是从很远的山坡上,用一台焦距极长的镜头,在战斗刚刚结束、硝烟还未完全散尽时抢拍的。

画面的质量也很差,充满了噪点和热浪造成的扭曲,但照片上所记录的景象,却足以让任何一个懂得军事的人,从和平年代的睡梦中惊醒,脊背发凉。

第一张照片,是一幅山谷的全景图。

狭长的山谷里,数十辆外形酷似美制M60坦克的钢铁残骸,东倒西歪地散落一地,像一群被巨浪拍死在沙滩上的鲸鱼。有的还在燃烧,冒着滚滚的黑烟,将灰色的天空都染上了一层不祥的颜色。

第二张照片,是一张近景特写。

一辆M60A3坦克的炮塔,不翼而飞,只留下一个黑洞洞的、边缘向外翻卷的座圈,车体内一片焦黑,仿佛被某种来自内部的力量彻底掏空。

第三张照片,则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一辆看起来还算完好的坦克,静静地停在路边。但如果将照片放大,就能清晰地看到,在它那厚实的炮塔顶部,有一个碗口大小的、极其规整的圆形窟窿。窟窿的边缘,是被超高温金属射流熔化后,又重新凝固的、如同琉璃般的痕迹。

起初,这些照片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大部分西方媒体的编辑都认为,这不过是某个第三世界国家内战的普通场景,或者是某次演习为了宣传而故意摆拍的“战果”。

毕竟,在他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没有任何一种步兵武器,能够造成如此整齐划一的、专门攻击顶部的毁伤效果。

然而,当一名供职于《简氏防务周刊》的、眼神毒辣的资深军事分析员,在仔细辨认了照片中坦克的轮廓、负重轮样式和独特的迷彩涂装后,发出了一声惊呼。

他几乎可以肯定,那些残骸,正是南韩陆军最精锐的“白虎师”才刚刚换装不久的M60A3主战坦克!

紧接着,来自汉城和五角大楼的、无法被证实的内部消息开始通过各种“匿名官员”的口中泄露出来——“白虎师”的一个王牌坦克营,在分界线附近的一次“军事摩擦”中,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全军覆没。

当这两条消息被联系在一起时,一颗真正的重磅炸弹,在全球军事界和舆论场上,被引爆了。

“一个营!一个满编的、装备了M60A3的美式王牌坦克营,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被全歼!”

“攻击方,是北方的轻装步兵!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具备‘攻顶’能力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

但是很快,五角大楼和北约的军事分析家们,就将这次事件,与几个月前那场发生在龙国华北的、代号“8211”的军事演习联系了起来。

在那场演习中,龙国“蓝军”部队就曾向全世界的观察员,展示过一款具备“发射后不管”和“攻顶”能力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

当时,大部分西方观察员虽然对其技术水平感到惊讶,但普遍认为,那只是一种用于战略威慑的、仅用于展示且数量稀少的“样品兵器”,距离大规模列装和出口,至少还有五到十年的路要走。

因为就鹰酱对比标枪反坦克导弹的造价来看,那玩意儿,绝对不便宜!

高丽人是绝对不可能大规模采购的。

而现在,“龙牙谷”的惨状,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所有人的脸上。

那些照片上呈现出的、数十个几乎在同一时间形成的、整齐划一的顶部毁伤效果,清晰地表明,这绝不是几件实验性武器所能造成的战果。

这是一种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并且已经形成了成熟战术的制式装备!

……

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远比武器本身更令人恐惧。

这说明什么?

说明龙国对这款武器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其富裕的、甚至可以说是“奢侈”的程度,以至于他们可以毫不在意地将其作为常规军售产品进行出口。

或者,更可怕的是,说明在龙国人眼中,这款足以颠覆世界陆战规则的“龙牙”导弹,或许……已经不算他们最先进的底牌了?

这种深不可测的技术储备和难以捉摸的战略意图,让所有试图分析龙国军事动向的西方专家,都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如果说,几个月前,“竞技神”号的沉没,让世界第一次见识到了龙国在反舰导弹领域的恐怖实力。那么这一次,“龙牙谷之战”的辉煌战果,则以一种更加血腥、更加直观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告,龙国不仅拥有了能挑战海上霸权的“海之矛”,更锻造出了足以颠覆陆战规则的“陆之刺”!

的军事评论节目,紧急邀请了数位退役的鹰酱将军进行解读。

一位曾担任过装甲兵指挥官的将军,在反复观看了那些模糊的照片后,脸色铁青地说道:“这是一种全新的、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的威胁!这种‘攻顶’的攻击模式,完全无视了我们几十年来建立在‘正面防护’基础上的所有坦克设计哲学。在它面前,我们所有的主战坦克,包括M1艾布拉姆斯,其顶部都只是一个脆弱的‘易拉罐’!”

BBC则用一种更加酸楚和警惕的语气评论道:“从‘鹰击’到‘龙牙’,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个东方国家,正在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速度,系统性地发展着一系列专门用于挑战西方军事优势的‘非对称’武器。我们必须立刻警惕,那个曾经沉默的巨人,已经亮出了它锋利的牙齿。”

一时间,龙国的“龙牙”导弹,继“鹰击-8”之后,再次成为了全球军事界的焦点。

它的名字,在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总参谋部里,被反复地提及和研究。

而对于那些常年处于战乱和强权欺压之下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这个名字,则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触手可及的希望。

既然高丽人买得起,我们虽然没高丽人那么有钱,但挤挤牙缝还是能买得起一些的。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京城,这座古老而庄严的都城,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肤色各异、语言不同的特殊客人。

钓鱼台国宾馆,这个一向用于接待最高规格国宾的地方,变得异常繁忙。穿着各式军装、说着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法语、葡萄牙语的外国军事代表团,络绎不绝地前来拜访。

他们的国家,或许在地图上毫不起眼;他们的名字,或许从未登上过国际新闻的头条。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军事威胁,他们的邻国,往往都装备着由鹰酱或联邦提供的、先进的坦克装甲部队。

来自安哥拉的代表团,他们的国家正深陷内战的泥潭。

他们的对手,在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支持下,装备了大量英制的“百夫长”坦克和法制的“号角”装甲车。

安哥拉政府军的步兵,在面对这些钢铁巨兽时,除了用血肉之躯去引爆地雷,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反制手段。

每一次装甲突袭,都意味着大片土地的沦陷和无数士兵的伤亡。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代表团,则忧心忡忡地盯着与邻国索马里的漫长边境线。在联邦的援助下,索马里已经建立起了一支拥有数百辆T-55和T-62坦克的、在“非洲之角”堪称规模庞大的装甲部队。

这支“钢铁洪流”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埃塞俄比亚的头顶,让他们在欧加登地区的领土争端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守势的一方。

还有来自乍得的代表团,他们的国家,正遭受着来自北方邻国利比亚的入侵。卡扎菲的军队,装备着联邦提供的T-72主战坦克,在广袤的沙漠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乍得政府军那些搭载着机枪的丰田皮卡,在T-72的125毫米主炮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片。他们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让他们的皮卡“小车扛大炮”、能够有效对抗T-72的致命武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