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2)
他从未听过如此真诚、如此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的合作方案。
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不仅提供保护自己的“剑”,还帮助你建设赖以生存的“家园”。
这不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对话,也不是施舍者与乞讨者的对话。
这是真正的、平等的朋友之间的对话。
“章先生……”卡翁达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站起身,紧紧地握住了章文韬的手,“我代表赞比亚人民,感谢你们!感谢龙国!我们……同意!我们完全同意你们提出的所有方案!”
在双方最高领导人达成高度共识之后,具体的协议细节谈判,进行得异常顺利。
一个月后,一份被后世历史学家称为“开启了中非合作新纪元”的纲领性文件——《龙国-赞比亚关于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一揽子协议》,在京城正式签署。
这份协议的内容,在当时是高度保密的,但其涉及的广度和深度,却足以让任何知晓其内容的西方观察家感到震惊。
军事方面,龙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向赞比亚提供总价值高达两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
三百套“龙牙-1”单兵反坦克导弹系统,以及配套的三千枚导弹。
五万支崭新的63式自动步枪,以及配套的数千万发子弹。
一千辆“解放”牌军用卡车,以及全套的维修配件和技术支持。
一个团级规模的野战通讯系统。
同时,一支由赵明亲自挑选的、经验丰富的军事顾问团,将常驻赞比亚,负责帮助其建立现代化的国防军训练体系。
经济与基建方面,龙国将成立一家全新的、由国家控股的“海外合作总公司”,全面负责执行协议中的经济项目。
“海外合作总公司”将与赞比亚国家矿业公司,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以合资的形式,获得赞比亚国内最大的谦比希铜钴矿未来五十年的独家开采权。龙方占股51%,并负责提供全部的技术、设备和管理。
龙国将派遣其最精锐的铁道兵和工程兵部队,以“工程援助”的形式,帮助赞比亚全面升级改造连接其铜带省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坦赞铁路,并援建一座大型水电站,以解决矿区和铁路沿线的电力供应问题。
这份协议,完美地诠释了姜晨“资源换安全”的战略构想。
它是一次全方位的、深度绑定的战略合作。
龙国用自己最擅长的“武器”和“基建”两张王牌,精准地切入了赞比亚最核心的“安全”和“发展”两大痛点。
作为交换,龙国则获得了其工业体系全面升级所急需的、稳定的、长期的、并且是绕开了西方世界控制的战略资源供应渠道。
谦比希铜矿,那是非洲大陆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它不仅拥有储量巨大的高品位铜矿,更伴生着一种在未来电子和航空工业中,被誉为“工业牙齿”的、比黄金还珍贵的战略金属——钴。
在姜晨的系统商城里,无论是制造高性能芯片所需的特种靶材,还是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所需的高温合金,都离不开这种蓝色的金属。
而现在,这座巨大的宝库,已经向龙国敞开了大门。
当协议签署的消息,传回凤凰军工厂时,姜晨正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图前。他拿起一支红色的画笔,在非洲中南部赞比亚的位置上,重重地画下了一个五角星。
这是他宏大蓝图上的第一颗星。
紧接着,他将目光,投向了南美的智利(世界第一大铜矿国)、西非的几内亚(世界第一大铝土矿国)、以及澳洲大陆(世界第一大铁矿石国)……
一场以龙国工业实力为后盾,以军事技术为先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的、波澜壮阔的全球资源战略布局,正在他的脑海中,缓缓展开。
协议签署后,龙国这台庞大的国家机器,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疯狂地运转起来。
南海之滨的秘密军港,再次变得灯火通明。
一艘艘悬挂着方便旗的远洋货轮,静静地停靠在码头。巨大的桥式起重机,将一个个印着“龙国援助”(AAID)标识的集装箱,以及各种工程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重型卡车等,有条不紊地吊装上船。
在其中一艘船的特殊货舱里,码放着数百个被严密封装的绿色军用木箱。箱子上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个简单的、代表着“龙牙”的火焰龙头标志。
与此同时,在北方的某座军用机场,一架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正发出巨大的轰鸣,准备起飞。
机舱内,坐满了肤色黝黑、眼神坚毅的年轻人。
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刚刚从军队退伍的优秀士兵。他们纪律严明,作风顽强,即将作为军事顾问团的骨干,远赴非洲,将龙国军队的战术思想和战斗意志,传授给他们的非洲兄弟。
还有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校毕业生和建筑工人。
他们或许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拥有勤劳的双手和朴素的梦想。在国内,他们可能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现在,“海外合作总公司”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能够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将作为光荣的援外员工,去建设铁路,去修建大坝,去异国的土地上,挥洒汗水,赚取比国内高出数倍的工资。
在登机前,一名来自蜀地农村的、只有十九岁的年轻建筑工人,在给家里的信中这样写道:
“爹,妈,我要去非洲了。听领导说,那是个很热的地方,但国家给我们的待遇很好,每个月都有肉吃,工资也高。你们别担心我,我是去帮非洲朋友修铁路的,是光荣的任务。等我过年回来,就给家里盖新房子,给妹妹买新衣服……”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劳务输出,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出海”时代的序幕。
它不仅为龙国换回了海量的、用钱都买不到的战略资源,更在客观上,极大地缓解了国内因为人口众多而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
数以万计的年轻人,通过这条全新的渠道,走向了世界,他们不仅带去了龙国的技术和劳动力,更带去了龙国的文化和影响力。
冯振国和姜晨,亲自来到机场,为第一批启程的“海外合作总公司”员工们送行。
看着那一架架呼啸着冲入云霄的飞机,看着那些年轻而充满希望的脸庞,冯振国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姜晨,声音感慨地说道:“小姜,我以前总觉得,国家的强大,就是船要够大,炮要够响。今天我才明白,真正的强大,是能让我们的年轻人,有饭吃,有活干,有盼头,能昂首挺胸地走出国门,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靠自己的本事,赢得尊严和尊重。”
姜晨看着远去的机群,平静地回答“冯首长,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