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358章 纯净的龙骨

第358章 纯净的龙骨(1/2)

目录

“清源”行动的风暴,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了整个工业和国防体系。

而在风暴的中心——鞍山钢铁厂,则是重中之重。

赵兴华被捕后的第三天,潘广年总师,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不顾所有人的劝阻,亲自收拾行囊,带着一支由凤凰军工厂最顶尖的冶金和质检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乘坐专机,直接降落在了鞍山。

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亲自坐镇,监督“凤凰-1-型”特种钢的生产,确保为“龙腾级”输送的每一块钢板,都绝对纯净,绝对可靠。

当潘老一行人抵达鞍钢时,迎接他们的,是鞍钢新任命的代理厂长,以及所有劫后余生的中高层领导。

他们的脸上,不再有之前的客套和敷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羞愧、后怕与感激的、极其复杂的表情。

“潘老,我代表鞍钢几万名职工,向您,向凤凰厂,向国家,深刻检讨!”新任厂长紧紧地握着潘老的手,声音哽咽,“是我们管理不严,识人不明,让赵兴华这样的蛀虫,潜伏了这么久,给国家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我们……我们有罪啊!”

潘老看着眼前这些同样一夜白头的钢铁汉子,心中的怒火,也渐渐平息。

他知道,这些人也是受害者。

“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潘老拍了拍他的手,语气沉重但却坚定,“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拨乱反正,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我们的生产线,从每一个螺丝钉开始,重新清理一遍!”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潘老带领的技术团队,在国家安全部门派驻的专项工作组的全力配合下,对整个特种钢生产线,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的“刮骨疗毒”。

所有与赵兴华有过密切接触、或被他提拔到关键岗位上的人员,都被一一进行了最严格的甄别和审查。

那些被他安插在炼钢、质检等核心环节的“心腹”,被毫不留情地调离了岗位,等待他们的,将是安全部门更深入的调查。

整个生产流程,被彻底推倒重来。

潘老亲自带着专家,与鞍钢的老师傅们一起,将那份由姜晨提供的、堪称完美的生产工艺手册,逐字逐句地,重新进行梳理和学习。

他们增加了多达十几道的交叉质检环节。从铁矿石入库开始,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光谱抽检;钢水在进入炼钢炉之前、中、后,都要进行三次独立的成分化验;每一块轧制成型的钢板,在出厂前,除了常规的力学性能测试,还必须经过凤凰厂专家组带来的、那台最先进的超声波探伤仪的“终极审判”。

整个生产车间,被列为最高级别的军事禁区。所有人员进出,都必须经过双重身份验证和严格的安检。车间的每一个角落,都安装了由凤凰厂提供的、最先进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24小时无死角监控。

这种近乎于苛刻的、不近人情的严格管控,虽然让生产效率在初期有所下降,但却换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秩序感。

鞍钢的工人们,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迷茫之后,也爆发出了一种知耻而后勇的、冲天的干劲。他们知道,自己工厂的荣誉,被赵兴华这个败类玷污了。现在,他们要用自己的汗水,用世界上最优质的钢材,来洗刷这份耻辱,重新赢回属于“共和国钢都”的尊严。

整个鞍钢,如同一座被清洗过的、重新焕发生机的火山,正积蓄着力量,准备着下一次的喷发。

一周后,鞍钢特种钢一号炼钢车间。

巨大的转炉,如同沉睡的巨兽,炉口闪烁着暗红色的光芒。车间内,灯火通明,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擦拭得一尘不染。

潘老、新任厂长,以及所有核心技术人员,都穿着厚重的隔热服,站在安全距离之外的观察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着那座巨大的炼钢炉,眼神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这是“清源”行动之后,第一炉“纯净”的“凤凰-1型”钢水的出炉仪式。

配方还是那个配方,但是师傅,已经不再是半年前的师傅。

为了这一炉钢,整个车间已经空转了三天。所有的管道、料仓、工具,都被用最严格的标准,清洗了一遍又一遍,确保不会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杂质残留。

“所有参数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准备出钢!”

随着车间主任一声令下,巨大的炼钢炉开始缓缓倾斜。

“轰——!”

炉口打开,一股高达一千六百摄氏度的、如同太阳般耀眼的橘红色钢水,裹挟着巨大的热浪和震耳欲聋的轰鸣,如同一条被释放的火龙,倾泻而出,注入到下方的钢水包之中。

飞溅的钢花,如同节日的焰火,将整个车间都映照得一片通红。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他们的脸上,被通红的炉火映照着,汗水顺着脸颊不断地滑落,但没有一个人去擦拭。

这一炉钢水,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它承载着一个功勋企业的荣辱,承载着“龙腾级”驱逐舰的命运,更承载着整个国家走向深蓝的希望。

钢水在经过一系列的精炼和处理后,被浇筑成一块块巨大的钢锭。紧接着,这些还散发着惊人热量的钢锭,被送入巨大的轧机之中。

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轧机如同远古巨兽的牙齿,将火红的钢锭,一遍又一遍地碾压、延展。每一次碾压,都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和漫天飞溅的氧化铁皮。

最终,当第一块厚达数十毫米、泛着均匀青黑色光泽的“凤凰-1型”特种钢板,从生产线的末端缓缓驶出时,整个车间,爆发出了一阵压抑已久的欢呼。

然而,潘老没有欢呼。

他只是用一种近乎于苛刻的、审视的目光,盯着那块钢板。

“立刻取样!进行最高级别的全面检测!”他下达了命令。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