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5章 初遇未名湖

第5章 初遇未名湖(1/2)

目录

火车在晨曦中缓缓驶入北京站。

我几乎是彻夜未眠,此刻却毫无倦意。扒在车窗上,贪婪地看着外面的一切——鳞次栉比的楼房、宽阔的马路、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潮、还有行色匆匆、衣着远比家乡人鲜亮的人们。这就是北京,这就是我梦里到达过无数次的地方。

“别看了,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赵瑞龙不知何时已经收拾妥当,神采奕奕地站在我旁边,打趣道,“以后有的是时间看。赶紧的,下车!”

陈默也已经收拾好了他那简单的行李,书依旧拿在手里。他对我温和地笑了笑:“走吧。”

站台上更是人山人海。各高校都设立了迎新点,打着横幅,高年级的学生们举着牌子,热情地招呼着新生。

“燕华大学!燕华的新生这边集合!”

循着喊声,我们三人挤了过去。一个戴着眼镜、皮肤黝黑的高个子男生热情地接过赵瑞龙和我的行李(陈默坚持自己拿),自我介绍道:“欢迎欢迎!我是学生会接待部的,大二物理系的,叫孙浩。走,这边有校车直接送你们到学校!”

坐上挂着“燕华大学”横幅的大客车,我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长安街的宽阔、天安门的庄严都让我心潮澎湃。赵瑞龙则显得很淡定,甚至能指着某些建筑说出些典故来,引得旁边几个新生投来羡慕的目光。

陈默依旧安静,只是看着窗外,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当大客车驶入燕华大学校园时,一种庄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息扑面而来。古朴的建筑、参天的古木、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学子……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而又有些自惭形秽。

“到了,这里就是你们未来四年的家了!”孙浩学长爽朗地笑道,“中文系、经管系、法律系的,跟我去办手续!”

报到、注册、领宿舍钥匙、搬运行李……一系列流程在我看来既繁琐又新奇。赵瑞龙显然轻车熟路,甚至还能和办理手续的老师开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陈默则是一切自己动手,有条不紊。

“嘿,致远!你住哪个楼?”赵瑞龙忙活完自己的,凑过来看我的宿舍条,“32斋416?巧了,我就在你对门,415!陈默,你呢?”

“我住36斋,法律系的宿舍区。”陈默答道。

“那也不远!以后串门方便!”赵瑞龙拍了拍我的肩膀,“走,先帮你把东西放上去,然后哥们儿带你去个好地方!”

416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上下铺,已经有两个同学先到了。一个矮矮胖胖,戴着厚厚的眼镜,正埋头整理一箱子书,见我们进来,只是腼腆地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另一个则高大健壮,皮肤黝黑,正在吭哧吭哧地做着俯卧撑,看到我,立刻跳起来,热情地伸出手:“你好!俺叫王大力,山东来的!你叫啥?”

“林致远,林源县的。”我和他握了握手,感觉对方的手像小蒲扇一样有力。

“林源?好地方!革命老区!”王大力嗓门洪亮,“以后咱就是兄弟了!有事说话!”

赵瑞龙在一旁看着,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显然对王大力的热情有些不以为意。他帮我把木箱放到靠门的下铺位置,催促道:“行了,安置得差不多了,走吧!”

“去哪儿?”我有些茫然。

“带你见见世面!”赵瑞龙神秘地眨眨眼,又看向陈默,“一起?”

陈默略微沉吟,点了点头。

三人离开喧闹的宿舍区,沿着一条栽满银杏树的小路漫步。午后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九月的北京已经有了些许凉意,微风拂面,带着青草和书香的气息。

绕过几栋古朴的红砖楼,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宽阔的水域映入眼帘,湖水碧绿,波光粼粼。岸边的垂柳依依,湖心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小岛,一座精巧的石桥连接着两岸。更远处,一座造型古朴的宝塔巍然屹立,倒映在湖光山色之中。许多学生沿着湖岸漫步,或坐在长椅上读书,安静而祥和。

“这就是未名湖。”赵瑞龙用一种近乎炫耀的语气介绍道,仿佛这是他家的后花园,“怎么样,没白来吧?”

我怔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