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17章 广场上的辩论

第17章 广场上的辩论(1/2)

目录

五四文化节的余温还未散去,校园里又掀起了一场新的思想风暴。

那是个周五的傍晚,我正准备去图书馆,却被陈默一把拉住:“别去了,中心广场有场辩论,听说很精彩。”

“什么辩论?”

“关于中国该走什么道路的。”陈默的眼睛闪着光,“物理系和哲学系的学生吵起来了,现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赶到中心广场时,那里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人群中央,一个戴着厚眼镜的男生正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计划经济已经证明是死路一条!只有全面市场化,才能解放生产力!”

“荒谬!”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立即反驳,“完全市场化会导致两极分化,苏联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我认出那个戴眼镜的男生是物理系的才子李振华,以推崇西方经济学闻名;而反驳他的女生是哲学系的苏晓梅,据说是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哟,这不是我们的学生代表吗?”赵瑞龙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身边,嘴角带着惯有的戏谑笑容,“怎么不去准备你的下一篇演讲稿,跑来凑这个热闹?”

“听听不同的声音没什么不好。”陈默认真地说。

“不同的声音?”赵瑞龙压低声音,“我劝你们离远点。这种敏感话题,小心惹火上身。”

就在这时,辩论突然升级了。

李振华提高了音量:“你们这些守旧派,根本不懂什么是现代化!日本、韩国、新加坡,哪个不是靠市场经济腾飞的?再看看我们,还在为姓社姓资争论不休!”

“你这是典型的崇洋媚外!”苏晓梅气得脸色发红,“中国的国情特殊,怎么能照搬西方模式?”

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鼓掌,有人喝倒彩。我看到几个老师模样的人在人群外围交头接耳,表情严肃。

“要出事了。”赵瑞龙轻声说,“这种话题太敏感。”

果然,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挤进人群:“同学们,不要再争论了!这种话题不适合公开讨论!”

“为什么不能讨论?”李振华不服气,“学术自由不是我们大学的传统吗?”

“就是!”几个学生附和道,“凭什么不能讨论?”

场面开始失控。更多的人加入辩论,声音越来越大,观点也越来越极端。有人开始喊口号,有人在高唱国际歌。

“走吧。”赵瑞龙拉了拉我的衣袖,“再待下去要惹麻烦了。”

陈默却站在原地不动:“我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大学就应该允许不同观点的碰撞。”

“碰撞?”赵瑞龙冷笑,“你太天真了。知道现在是什么时期吗?知道学校最近在抓什么吗?”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沈清薇。她安静地站在人群外围,眉头微蹙。我们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她轻轻摇了摇头,示意我离开。

但已经晚了。学校的保安人员开始驱散人群,几个学生干部拿着笔记本在记录着什么。

“完了,”赵瑞龙叹了口气,“这下要秋后算账了。”

第二天,果然出事了。

系辅导员把我们三个叫到办公室,脸色铁青:“昨天你们去中心广场了?”

我们点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