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44章 热水瓶与抹布

第44章 热水瓶与抹布(2/2)

目录

就在这时,综合处另一位副处长老钱走了进来,他大概四十出头,头发梳得油亮,看到我正在里面擦拭,停在门口,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对老刘说:“老刘,看见我昨天放这儿的那份全省经济数据摘要了吗?”

老刘赶紧应道:“钱处,在我这儿呢,我登记完就给您送过去。”

老钱“嗯”了一声,目光又扫了我一眼,没说什么,转身走了。

我继续擦着桌子,心里却有些打鼓。老钱刚才那个眼神,似乎并不那么友善。是我哪里做得不对吗?还是我抢了他(或者他心目中该做这事的人)的“风头”?

打扫完张主任的办公室,我又依样画葫芦,把王处长的隔断也擦拭了一遍。王处长桌上有不少文件和书籍,我小心翼翼地挪动,擦拭干净后又按原样摆好,生怕弄乱了顺序。

等我终于忙完,回到自己座位上时,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仅仅是打水和擦拭这两件小事,竟让我感觉比读一本艰深的理论书还要耗费心神。

老刘给我递过来一杯水:“辛苦了,小林。刚开始都这样,慢慢就习惯了。”

我道了谢,接过水杯。温水入喉,稍微缓解了刚才的紧张。

然而,一上午,我都隐约感觉到一些微妙的目光。老吴偶尔投来的打量,老钱经过我桌旁时那刻意避开的目光,还有对面资料室的孙梅,看我的眼神里似乎也多了一丝探究。

我忽然明白了。这“热水瓶与抹布”,不仅仅是体现勤快和“眼力见儿”的工具,它们更是一种姿态,一种信号。我主动做了这些,在有些人看来是懂事、勤快,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或许就成了“钻营”、“表现”,甚至无意中触碰了某些隐形的权力边界或人际关系网络。

规矩之下,还有规矩。我意识到,仅仅知道条文是不够的,还需要洞悉这条文背后复杂的人心。老刘教的是明面的规矩,而暗处的波澜,需要我自己去体会,去把握。

中午去食堂吃饭,我故意落后几步,和老刘走在一起,低声把早上的困惑和观察到的一些微妙反应告诉了他。

老刘听完,嘿嘿一笑,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林啊,脑子转得挺快。感觉到就对了!这机关里头,有时候啊,做得多,不如做得巧。给领导服务,是天经地义,但也要注意个‘度’,别让其他人觉得你眼里只有领导。慢慢来,多看,多琢磨。”

“做得巧……”我回味着这三个字,感觉这机关生存的学问,果然如张主任所说,“深了去了”。

这热水瓶与抹布的考验,我才刚刚及格,而前面,显然还有更复杂的关卡在等着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