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年关(2/2)
“年关嘛,大家都一样。”周汝信走进来,看了看他桌上的稿子,“进展如何?”
我把起草的思路汇报了一遍。周汝信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思路不错,但有几点要注意。”周汝信拿起笔,在稿子上划了几道,“问题要写,但要把握好度。太过尖锐的问题,可以换个委婉的表达方式。”
他指着其中一段:“比如乡镇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可以改成‘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意思一样,但听起来更积极。”
我恍然大悟。这就是领导的艺术,既要说真话,又要讲究方式方法。
“另外,”周汝信继续说,“明年的工作思路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不能光是‘加强’‘重视’这样的空话。”
两人一直讨论到晚上九点。临走时,周汝信突然问:“过年怎么安排?”
“我值班,不回家了。”
周汝信点点头:“年三十我带班,你来陪我吧。一个人值班太冷清。”
望着领导离去的背影,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深夜十一点,总结报告终于完成初稿。我伸了个懒腰,走到窗前。雪下得更大了,省政府大院银装素裹,格外静谧。
这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
“致远,睡了吗?”
“还没,在加班。”
母亲的声音带着心疼:“这么晚还在忙?吃饭了吗?”
“吃了,您别担心。”
“过年能回来吗?你爹念叨好几次了。”
我鼻子一酸:“妈,今年要值班,回不去了。清薇说要来省城陪我。”
母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也好,有清薇陪着你,妈就放心了。你爹说了,公家的事要紧,家里不用惦记。”
挂断电话,我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他的父母,虽然盼着儿子回家团圆,却更理解他工作的特殊性。
第二天,年终总结报告得到了周副秘书长的肯定。但张主任看后,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小林啊,这些问题写得是不是太直接了?”张主任指着报告中的几个段落,“比如这个‘部分干部作风漂浮,调研不深入’,这样说会不会打击面太大?”
我解释:“主任,这是调研中发现的真实问题。”
“真实不真实另说,关键是年关时节,这样写容易得罪人。”张主任摇摇头,“我建议修改一下,委婉一点。”
就在这时,周副秘书长推门进来。
“不用改。”周汝信直接表态,“问题就是要指出来,遮遮掩掩解决不了问题。这份报告我很满意,就按这个上报。”
张主任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称是。
周汝信转向我:“今天开始放假了,你怎么还没走?”
“我值完班再走。”
“那就辛苦你了。”周汝信意味深长地说,“年关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很多问题。你能在总结中坚持实事求是,很好。”
领导走后,张主任拍拍我的肩:“看来周副秘书长很赏识你啊。年轻人,好好干。”
走出办公楼,雪已经停了。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我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心里格外踏实。这个年关,他不仅完成了一份高质量的工作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在体制内做人做事的准则——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方法;既要实事求是,又要顾及影响。
回到租住的小屋,他给沈清薇发了条信息:“年三十我值班,你能来陪我吗?”
很快,沈清薇回复:“当然,我已经在准备年货了。”
看着手机屏幕,我笑了。这个年关,虽然不能回家团圆,但有爱人相伴,有工作要做,有理想可追,也是一种幸福。
他拿起桌上的家传砚台,轻轻擦拭。“清正廉明”四个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这就是我的年关,忙碌而充实,清贫却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