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返回省城(2/2)
可是,如果连真实情况都不敢反映,我们制定政策的依据又是什么?如果为了表面的“稳定”,而忽视底层正在积累的矛盾,那岂不是真正的隐患?
这两种声音在我脑子里打架,让归途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
吉普车终于驶上了平坦的柏油路,颠簸感骤然消失,车身变得异常平稳。视野开阔起来,远处,省城轮廓在灰蒙蒙的天际线下隐约可见。高楼开始出现,车流逐渐增多,熟悉的城市气息扑面而来。
我又回到了这个决策的中心,这个话语权争夺的战场。
小刘看着窗外,感叹道:“还是省城气派啊!”
我没有接话。看着那日益繁华的街景,我却莫名地想起了清河县夜晚那稀疏却温暖的灯火。这里的繁华,与那里的困顿,都是这个时代真实的切片。而我,刚刚从另一个切片归来。
车子驶入市区,速度慢了下来。红灯前,旁边一辆崭新的桑塔纳里,穿着时髦的年轻人随着车载录音机的音乐轻轻摇摆。街边广告牌上,充斥着“致富光荣”、“时间就是金钱”的标语。
一切都在宣告着一个激流勇进的时代来临。
而我包里那份关于“农民负担”的报告,此刻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却又如此必要。
我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份纷杂的思绪暂时压下。我知道,回到政策研究室,等待我的将不是鲜花和掌声。这份报告一旦递交,可能会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或者说伪装平静)的湖面,激起怎样的涟漪,甚至浪涛,我无法预料。
但,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有些真话,总得有人去说。
“师傅,麻烦在前面的报刊亭停一下,”我开口道,“我买几份最近的报纸。”
我需要尽快重新接上省城的“频道”,了解这段时间里,上面的风向又有了哪些微妙的变化。战斗,或许在我踏回办公室的那一刻,就要开始了。而知己知彼,是最基本的前提。
吉普车稳稳停在路边。我推开车门,一脚踏入了省城喧嚣的声浪与流动的繁华之中。身后的清河县,仿佛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背景音,但那份沉重与真实,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上,并将指引我下一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