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146章 秘书生涯

第146章 秘书生涯(2/2)

目录

“明白。”王秉文利落地记下。

周省长这才又看向我,语气平和了些:“致远,第一天,主要跟着秉文熟悉流程。多看,多听,尽快进入状态。”

“是,省长。”我赶紧应道。

接下来的时间,我就像一块被投入大海的海绵,拼命吸收着周围的一切。我跟着王秉文,学习如何接听和过滤打给省长的电话——哪些需要立刻转接,哪些需要记录要点择机汇报,哪些需要礼貌地挡驾;学习文件如何分类、流转、归档,哪些是急件、特急件,需要立刻送到省长桌上;学习如何安排会见、协调会议时间、准备背景材料……

我发现,秘书工作远不止是端茶倒水、安排行程那么简单。它要求你成为一个信息枢纽、一个协调中枢、一个可靠的助手。你需要有极强的记忆力、快速的反应能力、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更重要的是,要有极高的政治敏感度和保密意识。

中午在机关食堂吃饭,王秉文和我坐在一起。他一边快速吃着饭,一边低声给我“补课”:“咱们这工作,没个准点。省长不下班,我们就得等着。手机必须二十四小时开机。还有,看到任何文件,听到任何谈话,走出这栋楼,就必须烂在肚子里。这是铁律。”

我点点头,扒拉着碗里的饭菜,感觉胃口并不太好,脑子里还在回放着上午经历的种种。

下午,我尝试着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文件分送和电话接听。当一个长汇报工作时,我按照王秉文教的模板,客气而坚定地表示需要先按程序报备事宜,再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对方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只能无奈接受。放下电话,我松了口气,手心有点湿,第一次体会到这种代表领导“挡驾”所带来的、微妙的权力感和压力感。

快下班时,周省长把我叫进去,递给我一份他修改过的讲话稿:“你看看我修改的地方,想想为什么这么改。明天把你的想法跟秉文交流一下。”

我双手接过那份布满红色批注的稿件,感觉重若千钧。这不仅仅是一份文稿,更是一份考卷,考察的是我对领导思路、对政策把握的理解程度。

下班时间早已过了,办公厅里依旧灯火通明。王秉文还在电脑前敲打着什么,周省长办公室的门也还关着。我收拾好东西,却没有立刻离开。我知道,从今天起,“按时下班”对我而言,可能将是一种奢侈。

走在回家的路上,华灯初上。我回想这紧张、充实又倍感压力的第一天,心情复杂。秘书生涯,果然如周省长和王秉文所言,风光在外,辛苦自知。它像一座熔炉,既能淬炼真金,也可能吞噬初心。我能在这里坚持下来,并实现周省长期望的那种“转化”吗?

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为生活奔波,而我,似乎踏入了一个与他们平行却又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机遇,也布满陷阱。我握紧了拳头,既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这条路,我才刚刚踏上第一步。而真正的考验,或许还在后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