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192章 周老的书房夜谈

第192章 周老的书房夜谈(2/2)

目录

我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多年前那个炎热的下午,那个小女孩渴望又怯懦的眼神,像一根刺,至今还扎在我心里。

“我想……想做点实事,改变点什么。”我低声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缅怀。

“是啊,做点实事。”周老喟叹一声,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我这一辈子,起起落落,得意过,也失意过。但临到老了,回过头看,最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不是在省府大楼里运筹帷幄的那些日子,而是在货运出去,换回油盐酱醋的时候。”

他转回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我:“权力是什么?是工具,不是目的。用它来为民谋利,它就有千钧之重;用它来谋一己之私,它就是镜花水月,说散就散。我这次去人大,是组织的安排,也是时代的必然。但我周汝信的政治生命,不会因为离开省政府就终结。我的价值,更不需要一个位置来证明。”

他的话,像洪钟大吕,在我耳边轰鸣。我看着他,这位带我入行的恩师,此刻脸上没有半分失意的落寞,只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坚定。

“组织部那边,最近在摸底。”周老话锋一转,回到了现实,“有几个位置,我看比较适合你。一个是省政府研究室的副主任,轻车熟路,写写画画,安稳。一个是省驻京办的处长,位置关键,能结交人脉,但也是非多。还有一个……”

他顿了顿,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才缓缓说道:“是青云县的县长。贫困县,全省挂号的难点,财政赤字,矛盾复杂,是个火山口。”

青云县!我知道那个地方,山高路远,民风彪悍,前几任都没能干满任期。

书房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泥炉上水将沸未沸的微弱声响。我的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去了那里,可能三五年都出不了成绩,可能处处碰壁,可能……把你这些年积攒的那点名声都搭进去。”周老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但是,那里有最真实的百姓,最迫切的民生,最广阔的天地。你想‘做点实事’,那里有做不完的实事。”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却带着更重的分量:“致远,告诉我,你当初选择走进这栋大楼,是为了终老于文山会海,还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真正为一方水土、一方百姓,扛起一份责任?”

“我……”

我感觉血液在加速流动,那个被文件、会议、人际关系逐渐磨平的理想轮廓,此刻在周老的话语中,竟然重新变得清晰、滚烫起来。

去青云县?这个念头在此之前,我从未认真考虑过。那意味着离开权力中心,意味着前途未卜,意味着吃苦受累。但,那也意味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我看着周老期待的眼神,想起那个趴在窗口的小女孩,想起自己笔记本上曾经画过的那些关于乡村发展的蓝图……

我猛地站起身,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周老,我……我想去青云县!”

说完这句话,我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但胸腔里,却有一股久违的热流在奔涌。

周老看着我,看了很久,严肃的脸上,终于缓缓绽开一个无比欣慰、无比复杂的笑容。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茶壶,将我那已经凉了的茶杯缓缓注满。

热气氤氲中,我仿佛看到了一条布满荆棘,却通往光明的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