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言中了(2/2)
“吾儿,被你言中了!那孙权果然派了吕蒙夺了荆州!”看到林默,董和有些愤恨的说道。
“果然还是白衣渡江了!”听到董和的话,林默心中暗道。
“父亲莫要着急,究竟是何事可否说于儿子听听?”林默看着董和问道。
“你自己看吧!”董和将书几上的那封信递给了林默。
林默接过信,缓缓展开信纸。
“丞相台鉴:
吾父襄樊鏖战,虽初胜于水淹七军,然今曹魏援军云集,东吴暗中窥伺,局势骤变。
前日探报,吕蒙已遣陆逊取荆州诸郡,我军粮道受阻,恐难持久。
今欲南撤回江陵,但不知沿途是否安全?
若有接应之策,还望速复。
若可行,请指点一条稳妥突围之路。
关平顿首拜。”
信纸字迹急促,语气中透着焦虑。
林默缓缓合眼,心潮翻涌。
他知道的历史轨迹已经开始改变——关羽北伐尚未彻底失败,就已经主动考虑南撤!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已经在影响三国格局的第一步!
他的手指紧紧攥住信纸一角,眼中燃起炽热光芒。
这一夜,成都城外寒风呼啸,屋内烛火摇曳。
林默铺开舆图,提笔疾书,开始为关羽规划三条突围路线。
每一条都避开江陵,皆因他深知那里早已是虎狼之地。
临沮……或许是一线生机。
“吾儿,可有什么对策?”董和看着沉默不语的林默问道。
“儿子这里倒是有几条计策,可书写下来,请父亲呈送给丞相!”林默看向董和说道。
“好!好!速速写来!”听到林默说有对策,顿时高兴的说道。
林默直接坐到了书几后面,提笔开始书写,他一边写,一边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夜色沉沉,成都城中灯火稀疏,唯独董府书房内烛火未熄。
林默披衣而坐,手中紧握关平来信,眉间凝着一层深思。
“关羽若执意回江陵……”他低声自语,
作为现代历史系研究生,他对三国局势的演变了然于胸。
吕蒙偷袭荆州、陆逊趁虚而入、关羽败走麦城——这一连串致命打击将在不久之后接踵而来。
而现在,关平的求救信提前将危机摆在眼前,也给了他逆转局势的第一道裂隙。
“不能再等了!”林默提笔疾书,铺开舆图,开始为关羽规划撤退路线。
三个时辰后,信已写就,内容详尽:
“关将军若欲南撤,切不可直趋江陵,因彼地此时恐已被东吴暗中布控。
今默有三策:
一曰临沮小路:沿汉水东行至当阳,绕过麦城,经宜都北上,可避开敌军主力。
此路山林密布,适合伏击与隐蔽行军,然恐粮草补给难以为继,不过,山中多有走兽,可缓解一时之需。
二曰江陵东路:若决意回援荆州,可取公安方向,与麋芳、傅士仁会合,再转道江陵。
然二人忠诚存疑,且沿途易遭东吴拦截,极可能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三曰襄阳西南路:从樊城西行,经谷城、上庸一线,借道刘封、孟达之地。
然此二人心存观望,未必肯出兵相助,若强行通过,恐生变故。
综上所述,默以为临沮一路最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