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群臣震动(2/2)
董允这一番话,掷地有声,竟让李严一时语塞。
就在这时,法正站了出来,淡淡道:“休昭所言极是!能够临机决断,才是良将之才!”
费祎也随即附和:“局势危急,更需果敢之人!”
李严脸色微沉,却未再开口。
刘备环视群臣,最终目光落在董允身上,缓缓道:“汝弟修瑾,此次既救回云长,又能当机立断生擒潘璋,实为难得!”
董允赶忙躬身:“臣替修瑾谢主公赞誉!”
“功是功,过是过!若是以后人人都似他这般随意调兵,这军纪法度还要不要了?”李严再次说道,“何况他乃一介书生有何权力调兵?”李严环顾四周,声调再次拔高。
董和闻言抬头,与李严四目相对。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董和那眼神分明是说:“你这么一直说我儿子,你想干嘛?”
对方眼神中却藏着一抹不甘,仿佛在说:他不过是你的义子,如今人都不在这里,也敢在朝堂之上与我斗?
董和缓缓起身,直视李严,面色从容缓缓开口:“兵者,诡道也。智谋胜于蛮力。若无计策,徒以勇斗,岂能保全关将军?吾儿虽不敢言勇,却敢言谋!”
他顿了顿,语调不急不缓,但字字如锤,击在殿中众人的心上。
“救关羽之战,若非提前布防、精准调度,焉能救回关将军?李大人所言虽有理,然战场瞬息万变,拘泥旧制,反误战机!”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陷入短暂的沉默。
刘备坐在主位之上,眼中神光闪烁。
他缓缓点头,似在思索,又似已有了决断。
法正嘴角含笑,微微颔首;费祎亦投来赞同的目光,心中纷纷暗道:“还是老董这嘴皮子厉害!”,这一番话直接将“临机专断”的正当性说得滴水不漏。
李严脸色微变,眉头紧锁,却再未立刻反驳。
董和没有给他第二次发难的机会,继续道:“吾儿自幼便研习兵法,观天下大势。今日之功,非吾儿一人之力,而是上下一心、将士用命!”
刘备闻言,神情终于明朗,缓缓起身,环顾群臣,朗声道:
“林默年少而志坚,才识兼备,临危不乱,确非常人可比。今救回云长,挽狂澜于既倒,其功不可没!朕意已决——即日起,任林默为参军事,可参与决策!”
“哗——”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参军事一职,虽非三公九卿,却是近臣,可参与军国要务。
林默一个刚立战功、年轻资浅的议郎义子,竟一步登天,可以说一脚就迈进了核心权力圈,这无疑是一记惊雷!
李严脸色铁青,拳头悄然握紧,眼神阴沉得几乎能滴出墨来。
法正则笑意更深,显然早已料到这一结果,心中更是对林默心生向往,想要见上一见。
毕竟林默前面让董和送的条陈他也看过了,当时也是拍腿称赞。
刘备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众卿若有异议,不妨直言。”
无人应声。
董允上前一步,拱手施礼声音铿锵有力:“臣董允带家弟,谢主公隆恩,想必吾弟受到主公如此奖赏,必然会竭忠尽智,不负主公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