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风起于朝(2/2)
“你动李严,就是动益州士族的根基。“诸葛亮抚着长须,目光如炬,“自刘焉入蜀,这些豪族便盘根错节,法孝直暂时还能压着,可是如今......“
林默从袖中抽出一卷羊皮纸,展开时露出半枚带血的虎符印:“先生看这个。“
诸葛亮凑近,见上面写着“魏使王朗致李正方书:闻君掌蜀粮,愿以辽东精铁五千斤换米两万石“,末尾盖着“司徒府“的朱印。
他瞳孔骤缩:“这是......“
“伪造的。“林默指尖划过虎符印的边缘,“但李严不知道。他若以为我手里有魏使密信,必定急着销毁证据——当年他在江州修城,私吞的木料都藏在岷江下游的芦苇荡里,这次的粮册......“
“妙。“诸葛亮突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里泛着光,“他越急,破绽越多。“
院外传来更漏声,三更已过。
林默刚要说话,窗外闪过道灰影,董忠的声音从竹丛后飘来:“将军,江陵急报。“
董忠掀帘时,身上还带着江风的潮气。
他把密报放在案头:“李严旧部在公安、南郡收购蜀锦,囤积火油,小的派了人跟着,他们昨夜往武陵运了十车东西,用草席盖着,看着像......“
“火油桶。“林默接口,目光突然冷下来,“他是怕我再用火攻?“他猛地攥紧密报,纸页发出细碎的声响,“董忠,明日起放风声,说我要巡行各郡查验军备。“
董忠领命退下时,林默瞥见他腰间的玉牌,刻着“忠“字,这是林默让他去江东的时候临别赠送给他的。
窗外的竹影晃了晃,他突然想起前世史书中李严的结局:“废为平民,徙梓潼郡“,可这一世,他要让这个“废“字来得更早些。
子时三刻,苏锦的密信到了。
信是用炭笔写在碎布上的,字迹歪歪扭扭:“犍为东庄,三仓,封条'汉中',米陈,有虫。“林默捏着碎布的手微微发颤,他记得前世查李严案时,那些被私吞的军粮在仓里捂了三年,发了霉,最后喂了猪。
“谢言。“他对着窗外轻声唤了句。
穿堂风卷着竹叶扑进来,谢言从阴影里现出身形,腰间挂着他常用的青铜酒壶——里面装的不是酒,是密信。
林默把所有情报塞进一个檀木匣,锁好后推给他:“把这个给主公看,但不是现在......“他顿了顿,“告诉主公,我病了,想回南阳老家修养。“
李恢的酒壶在腰间碰出轻响:“将军,您这是......“
“要让李严觉得我怕了。“林默望着窗外的月亮,月光透过竹枝落在他脸上,“他越得意,越会露出马脚。“
次日清晨,林府的门房又开始送客。
这次来的是黄门侍郎,带来了刘备的口谕:“陛下召镇南将军入宫。“
天边正聚起乌云。
他望着远处的锦官城,听着渐密的雨声,突然想起前世读到的《永安宫遗诏》——那是刘备临终前写的,可这一世,他要让那诏书永远不会出现。
“备车。“他对苏锦道,“带足雨具。“
老周应了一声,去取蓑衣时,瞥见林默袖中露出半角黄绢——那是他要上的辞表,墨迹未干,在雨气里泛着淡青。
雨越下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