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锦上添火(2/2)
她将锦缎往臂弯里一拢,对镜理了理鬓角:“备车,去织户集。”
织户集的晒锦场上,几百张竹匾铺着待晒的生丝,在晨光里泛着珍珠般的光晕。
诸葛琳琅的马车刚停稳,人群就爆发出欢呼。
她踩着晒丝的竹架站上去,素色裙裾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利落的锦缎裹腿——那是她特意让人仿着军士的行装做的。
“各位叔伯婶子!”她声音清亮,压过了嘈杂的人声,“昨日有七家豪商来求归附,我没应。为何?”她举起手中的“星罗锦”,在阳光下抖开,金线银线织就的星图流转着光华,“因为我要给各位,比归附豪商更好的——”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里攥着断梭的老织工,抱着病儿的妇人,“官道护运,从此不用怕山贼劫货;定价保底,哪怕年景再差,每匹锦也有两贯底钱;技术提供,我锦绣庄的‘十户一师’,今日就派下去!”
晒锦场霎时静得能听见蚕吃桑叶的沙沙声。
老织工颤巍巍举起手:“真…真能教我家小娃织这星罗锦?”
诸葛琳琅弯腰将锦缎递过去:“您看这针脚,是‘云龙九针’的变式。我让人编了图谱,每户发一本。从今日起,锦绣庄的织师,就住在集上。”她指尖点过锦缎上的北斗七星,“等你们织出这样的锦,卖去洛阳、卖去建业,赚的银钱,够给娃娶媳妇,够给老娘抓药——”
“好!”人群里突然爆发出喝彩。
有妇人抹着泪喊:“我家那口子上个月被豪商逼得跳河,如今可算有活路了!”晒丝的竹匾被挤得东倒西歪,几个小娃举着丝团往诸葛琳琅怀里塞,倒把她鬓间的珠花撞掉了。
赵直站在街角茶棚里,捻着胡须直叹气。
他身边的茶博士凑趣:“先生这是愁啥?”“愁?”赵直望着被人群围住的诸葛琳琅,又瞥向不远处门可罗雀的豪商绣坊,“我是叹,民心如丝,顺之者昌啊。”
此时的李严正坐在尚书台里,手指将奏本边缘捏出了毛边。
案头的青铜漏壶滴得人心烦,他想起今早去太液池时,几个老臣冲他使的眼色——分明是听说了豪族烧仓的事。
“私设商税,扰乱市制”的弹劾奏本写了三版,可如今连他自己都不确定,这状告得还成吗?
“将军,屯田军那边来报。”李福掀帘而入,嘴角压不住的笑意,“您让诸葛娘子做的锦袍,将士们穿上操练,百姓都围在营外看呢。”
林默正在翻查新到的商路图,闻言抬眼:“如何?”
“说是像天兵下凡。”李福忍俊不禁,“有个卖炊饼的老丈非说,锦袍上的云纹是神仙画的,要拿炊饼换半片布给孙女儿做肚兜。”
林默指尖在地图上的“洛阳”二字上点了点,突然起身:“备车,去见陛下。”
刘备正在御花园散步,如今刘备的身体已经康复如初,更是停了林默的谏言,减少了喝酒,见林默捧着金漆木匣进来,眼睛立刻亮了。
木匣打开的瞬间,黄金的光、战马的嘶鸣、铁料的冷意混着松香涌出来——那是商战所得的实物,分门别类码得整整齐齐。
李福捧着竹简高声念诵:“阴平商道三月收益,折银二十万贯,抵三郡半年赋税;所换战马八百匹,铁料三千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