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蜀汉:从救关羽开始一统天下 > 第70章 炭火遮山

第70章 炭火遮山(1/2)

目录

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

白鹿寨深处,火光乍起,映红了半边山崖。

炭窑外的松枝噼啪作响,浓烟裹着火星腾空而起,惊醒了沉睡的山谷。

守夜的矿工们并未慌乱,一声哨响,二十名披甲老兵从暗处疾步而出,如狼似虎般扑向火源,水桶、沙袋、铁铲齐出,火势在片刻间被死死压住。

火灭了,人却没走。

两名衣衫焦黑、满脸烟灰的男子被反绑双臂,按跪在地,脸上写满惊惧。

其中一人嘴角渗血,牙齿脱落了一颗,显然是挣扎时挨了狠揍。

“果然是他们。”姜维从阴影中走出,冷眼扫过二人,“家奴打扮,却带着东川特制的火油囊——这不是寻常纵火,是蓄意毁窑,栽赃嫁祸。”

他抬手一挥:“押回主寨,不得泄露半句。”

与此同时,成都城南,董允在府中来回踱步,手中紧攥着一封急报,指节发白。

豪族联名上书,言辞激烈,称“山林祖业,不容侵夺”,更在乡间散布流言,说官府强征民地、役使百姓为奴,已有数百乡老集结于城外,扬言要“还我青山”。

“这些人,好大的胆子!”董允怒极,抓起笔就要拟劾章,“修瑾,苦心布局,为的是蜀汉铁政根基,他们却为一己私利,欲毁我大业!不除之,何以立信?”

话音未落,门外脚步轻响,林默缓步而入,披着一件素色深衣,神情平静得仿佛山火从未燃起。

“兄长,民怒可导,不可压。”他轻声道,走到案前坐下,端起冷茶饮了一口,“你弹劾一个,还有十个;压下一地,还有百里。他们怕的不是官,是失利。既然怕失利,那就给他们利——但要绑上绳索。”

董允一怔:“你是说……答应他们入股?”

“不仅答应,还要主动邀。”林默眸光微闪,如寒星划夜,“李福已重拟‘联营契约’:凡以山地入股者,享半成红利,官府包采、包炼、包销,他们只出地,不动手。但有一条——官监入寨,账目共审,每月公示收支,违者即刻清退。”

董允皱眉:“他们肯?”

“表面肯定会答应。”林默冷笑,“可黄皓方才密报,今夜三更,豪族密会于赵氏别院,议定‘阳奉阴违’之策——派家奴混入矿寨,伺机纵火,烧了窑炉,再散播‘官府苛待民夫,天怒人怨’之谣,逼朝廷收回成命。”

他指尖轻叩案面,节奏沉稳:“他们以为火一起,民心就乱,我不得不退。可他们忘了——我早就在等这一把火。”

董允瞳孔微缩:“你是故意放人进来?”

“不是放,是引。”林默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秦岭轮廓,“冶铁不成,蜀汉无甲;无甲,则北伐是空谈。我要的不只是铁,是制度。而制度,需以血与火立信。”

他转身,目光如刀:“明日愚弟会奏请陛下,让兄长以‘监察使’身份,亲赴白鹿寨,查‘纵火案’。不声张,不避人,要让全寨百姓、所有矿工、乃至那些豪族耳目,亲眼看着你审。”

“审出什么?”

“审出真相。”林默唇角微扬,“审出谁在背后指使。审出‘某氏家奴,奉主令毁公产’,要刻在口供上,要传遍益州每一座县城。”

董允深吸一口气,终于明白——这一把火,不是危机,是刀。

林默要借这把火,斩断豪族盘踞百年的根脉。

白鹿寨主厅,火烛高燃。

董允端坐正中,身着监察使黑袍,面色肃然。

两名纵火家奴跪于堂下,镣铐加身。

堂外围满了矿工、民夫、乡老,连附近村落的里正也都闻讯赶来,屏息凝神。

“姓名?所属?”董允声如洪钟。

“小人……小人陈三,赵府家奴……”一人颤声答道。

“谁指使你纵火?”

“是……是赵管事,说只要烧了炭窑,便赏我五贯,送我出川……”

“赵管事又是受谁之命?”

那人颤抖抬头,眼中满是恐惧:“是……是赵老爷,在密会上说……‘若让官府炼出铁,咱们的田庄、山货、盐道全都要被压垮’……”

堂下哗然。

林默立于厅外廊下,听着一字一句传入耳中,缓缓闭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