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蜀汉:从救关羽开始一统天下 > 第99章 锦线牵吴舟

第99章 锦线牵吴舟(1/2)

目录

林默掀开车帘时,成都的晚风正裹着蜀锦的清香钻进鼻腔。

他望着锦绣庄朱红门楣上被夜露打湿的“锦“字,指节在车沿轻轻叩了两下——这是他与门房约定的暗号。

门闩刚响,一道月白身影已从门内转出。

诸葛琳琅的绣鞋碾过青石板,发间木樨簪子在灯笼下泛着温润的光:“先生这趟南中,瘦了。“她伸手要接林默的披风,指尖却在半空顿住——那披风下摆沾着南中红土,是铜鼓渡江边特有的颜色。

林默解下披风搭在臂弯:“琳琅的消息比我脚程还快。“他侧过身,目光扫过门廊下两个抱刀而立的护卫——都是锦绣庄的绣娘扮的,刀鞘上还缠着未完工的蜀锦流苏。

诸葛琳琅顺着他的视线轻笑:“昨夜黑岩的飞鸽传书到了,说先生在铜鼓渡立了税关碑。“她伸手引他往后院走,“密室的炭火烧了半日,茶也煨好了。“

后院夹竹桃影里,邓芝已负手而立。

这位将领的青衫虽旧,领口却浆得笔挺,见林默过来,他拱了拱手:“林大人!“声音里带着久候的沉肃。

林默注意到他靴底沾着星点泥渍——是抄近路穿了菜畦来的,足见急切。

密室门“吱呀“一声开了。

诸葛琳琅先一步进去,火折子“噌“地亮起,映得墙上挂的南中商路图一片橙黄。

那图是她亲手用金线绣的,金沙江、五尺道、铜鼓渡的位置都用不同针法标出,此刻在火光下像条蜿蜒的金蛇。

林默将披风挂在墙上的铜钩上,手指点在图中铜鼓渡的位置:“细作招了,东吴在南中布的'七眼八线',咱们断了六条。“他抬眼看向邓芝,“但要真控江东脉络,得打进他们士族腹心。“

邓芝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了两下:“吴主刚收了交州,正需稳定后方。可士族如顾陆朱张,个个握着盐铁商船,连孙权都要忌惮三分。“他目光扫过商路图,“若能让这些世家觉得...联蜀比附吴更有利...“

“所以需要饵。“诸葛琳琅从案下取出个锦盒,打开是匹未完全展开的蜀锦,“我让染坊试织了'云龙纹',经线里掺了细银丝。“她捏起一角对着火光,“近看能看出五尺道的舆图——既是示富,也是告诉他们,蜀人连南中险路都摸得透,商路安全,我们说了才算。“

林默的指尖抚过那匹蜀锦,银丝在指腹下划出细密的纹路:“百匹赛锦台。“他抬头时眼里有光,“城南空地搭台,让吴商亲眼见蜀锦如何从蚕茧到成匹。再放话出去,今年的专营权只给十家。“

邓芝忽然低笑:“十家?吴地有一百二十家布商,能挤进前十的,哪个不是顾陆张家里的?“他抚掌,“他们为争名额,少不了在孙权面前说蜀锦的好。“

“但步骘会拦。“林默从袖中抽出封密报,展开时带起一阵风,“今早刚收到建业来的信,步骘上了折子,说这是'诱我士族离心之计'。“他看向诸葛琳琅,“你说,咱们是该慢,还是该快?“

诸葛琳琅的手指在商路图上划过长江:“慢了,步骘能煽起舆论;快了,吴商怕赶不上赛锦会。“她忽然抬眼,“不如让第一批南中盐铁商队明早启航——装盐的车帮上都挂蜀锦幌子,让江面上的吴船先瞧着。“

林默的拇指在案几上重重一叩:“好。“他转向邓芝,“你带的使节团,名义上重修互市,实则要寻周穆。“

邓芝的眉峰一挑:“周瑜之子?“

“周瑜遗孤,如今在柴桑当屯田校尉。“林默从怀中取出支玉笛,笛身刻着松竹纹,“这是仿公瑾当年那支'松风'做的,里面藏了细绢,写着'父志未竟,子当继之'。“他将玉笛推给邓芝,“见着周穆,什么都别说,把这笛子递给他。“

邓芝捧过玉笛,指腹触到笛身的温度——是林默贴身暖了一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