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蜀汉:从救关羽开始一统天下 > 第114章 三盟将启

第114章 三盟将启(2/2)

目录

命令下达,整个夏口军港的宁静被瞬间打破,无数火把亮起,士兵的呼喝声与船只的调动声交织在一起,一股压抑的战意开始升腾。

南中,林默的案头上,摆着一封来自孟获的回信。

信上没有长篇大论的陈词,只有简简单单的八个字。

“门已开,粮已备,等君令。”

林默将信纸递给身旁的诸葛琳琅,这位锦庄的女主人,如今已是他最得力的臂助之一。

“你看,这便是民心。”林默指着信纸,语气平静,“我让孟获王做的,不是出兵,而是开仓放粮,准备好足够的营地,接济所有可能从江东逃难而来的士族与百姓。”

诸葛琳琅冰雪聪明,瞬间明白了林默的深意:“公子是预料到,江东必将大乱?”

“不是预料,是推动。”林默纠正道,“一场变革,流血最少的,永远是人心先变。刀兵是最后的手段,而在此之前,我得给那些聪明人,一条活路,一条回家的路。”

诸葛琳琅嫣然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最新的商报:“公子放心,琳琅早已着手。这是成都传来的消息:因蜀盐断供,加之流言四起,建业米价已暴涨三倍。会稽郡已有五家大族,通过我们的渠道,秘密将半数家财转运至南中。更有甚者,一位吴军的校尉私下接触我们的人,说愿意用五百套精良的吴军兵械,换取十台蜀中翻车,以解其家族田庄的旱情。”

“很好。”林默眼中精光一闪,“启动‘归心锦’计划。告诉江东各地的锦庄管事,凡江东士族携家眷、部曲愿意西归入蜀者,凭户籍文书,可到锦庄领取上等蜀锦一匹。记住,锦缎上,要附赠一卷精美的‘南中安民图’,让他们看看,南中的新家,是何等的安宁富庶。”

一匹锦,一卷图。收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阶层对未来的希望。

夜色渐深,月光如水银泻地,洒在乌江渡口旁的一处高台上。

这里曾是项羽兵败自刎之地,如今却成了林默计划中最关键的节点,他将此台命名为“归心台”。

三道身影,分别代表着江陵的周穆、夏口的张承以及南中的林默,齐聚于此。

他们是三方势力的最高信使,将在此地,见证一个足以颠覆历史的盟约。

林默站在高台中央,江风吹得他衣袂猎猎作响。

他没有拿出任何拟好的盟书,而是目光灼灼地看着二人,沉声道:“三日后,就在此地,举行‘三盟大典’。我们不称臣、不分地、不改帜,只效仿桃园旧事,立血书为盟,共抗曹魏,还天下一个太平!”

两名信使心神激荡,正欲拜倒,林默却从怀中取出了一卷微微泛黄的帛书。

那正是他亲手伪造,引爆了江东内部矛盾,逼得周瑜远走,孙权孤立的那封“孙权通魏密约”原件。

所有风波的源头,就在此物。

“此书,不必焚毁。”林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声音在夜风中清晰无比,“它将是三日后大典上,我们三家联盟,献给天下所有悠悠之口的一份‘贺礼’!”

风卷残卷,火光未燃。

信使们看着那份足以让孙权身败名裂的帛书,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们终于明白,林默布下的这个局,根本没有给孙权留下任何翻盘的余地。

三国鼎足之势,在这一刻,已经无声地倾塌。

大典是宣告给世人的雷鸣,而在此之前,总有些关键的棋子,需要在寂静中落定。

林默遣散了信使,独自站在高台上,目光投向渡口下游的一处幽暗的密林。

夜色渐浓,天边有乌云汇聚,月光被遮蔽,一场大雨正在酝酿。

那个人,将是他插向江东心脏最隐秘、也是最致命的一把匕首。

林默整了整衣襟,步入深沉的夜色之中。

有些棋子,必须在暴雨来临前,由他亲手落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