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骑乱千军(1/2)
密帐之中,灯影摇曳,三道目光如利剑般汇聚在林默身上。
姜维、马岱、赵直,皆是蜀汉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此刻却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位年轻祭酒的最终决断。
林默的手指,缓缓划过那两幅并列的地图。
一幅,是魏国西线犬牙交错的防线,从长安到陇右,堡垒、关隘、兵力部署,细致入微。
另一幅,则诡秘得多,一条猩红的细线如毒蛇般蜿蜒,绕开了所有常规要道,直指蜀汉的咽喉——祁山。
“这是司马懿私藏的鹰扬军。”林默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锤,敲在众人心上,“一支不在魏国官方军册上的精锐,是他用来一锤定音的底牌。”
“司马懿老谋深算,必已料到丞相有北伐之心。”姜维剑眉紧锁,目光如炬,“此时若魏军大举来攻,汉中压力巨大。祭酒的意思是,我们不该固守待援?”
“守?”林默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为何要守?曹魏上下,都以为我们是惊弓之鸟,以为我们会龟缩在汉中。他们越是这么想,我们就越要亮出獠牙。”
他手指猛地一点,点在了魏国版图上一个并不起眼的城池——郿城。
“攻其必救,围点打援?”马岱沉吟道,他经验老道,一眼便看出了常规战术。
林默却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不,我们要让他们以为,我们要取郿城。但我们真正的目标,是一个他们以为绝对安全,甚至不存在于战场上的地方。”
他没有说出那个地名,但那股吞天噬地的气魄,已经让帐内的空气都变得灼热起来。
次日,蜀军一反常态,不再低调备战,反而大张旗鼓地在南郑周边州县征集粮草,声势浩大,仿佛要倾国之力北伐。
一则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军民之间传开:“祭酒得长安密报,曹真主力大军的粮草辎重,尽数囤于郿城大仓!”
这则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人人都是亲历者。
姜维亲率一万精兵,打着“破虏将军”的旗号,浩浩荡荡向北开拔。
大军出征,旌旗蔽日,最诡异的是,他们沿途留下的宿营灶坑,竟是正常行军的三倍之多。
从高处望去,连绵的烟尘仿佛一条巨龙,翻滚着向秦岭压去,那声势,说是三万大军,亦有人信。
几乎在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东吴建业,几位豪商在酒宴中看似无意地泄露了一份账本的抄本。
账本显示,蜀汉的神秘商队,在一个月内,通过各种渠道,悄无声息地采购了足足十万石军粮。
这份账本,经由与魏国通商的吴人之手,不出十日,便摆在了洛阳中枢的案头上。
马岱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仍有疑虑,他向林默进言:“祭酒,如此大费周章,不如派一支敢死之士,夜袭魏营哨塔,斩其耳目,再留下一面‘林’字帅旗,更能震慑曹真,逼他回防郿城。”
林默闻言,却笑了,他走到帐外,指着夜色中那些紧张忙碌的工匠营地:“杀人是下策,诛心才是上策。我要的,是不杀一人,不燃一火,却要让曹真和司马懿夜不能寐。”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工匠们正在赶制一种奇特的车辆。
车身极为简陋,但车轴却异常粗壮,车厢是空的,旁边堆满了沉重的沙袋。
“此物,名曰‘鸣沙车’。”林默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二十具空车,入夜后,在山谷间拖着沙袋疾行。那车轴摩擦滚动的轰鸣,混合着沙袋与地面的摩擦声,在山谷的回响下,听起来会像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