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人马协同十八式(2/2)
据闻他半月前便致信朝廷,愿亲赴前线助理马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兵已动,粮反不知行止,岂非大患?”
他没有讲大道理,只让人抬来几大箱府库账本,摊在众人面前。
竹简泛黄,墨迹斑驳,他用沙哑却清晰的声音逐条讲解:“一亩上等苜蓿,可产干草八百斤,供一匹战马足食两月;一亩粟米,仅能让一名士卒饱食一月。换言之,养三匹马的草料地,足以养活六名步卒。”
姜维坐在角落,听着杜琼讲解草料换算,眉头渐渐舒展。
他忽然意识到,真正的骑兵强国,从来不只是冲锋陷阵,而是背后整套系统的支撑。
次日,他主动请缨,开设“敌骑战术分析”课,从匈奴的“曼古歹”到鲜卑轮番冲击,讲得深入浅出。
课堂上,士卒们争相提问,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此起彼伏,如同春雨润土。
苏锦起初仍抱怀疑。
但那一夜巡营,她路过马厩,忽见昏黄油灯下两名新兵蹲在地上,正低声背诵一张纸。
她走近一看,竟是《饲草分类表》。
一人念道:“紫花苜蓿性平,壮筋骨;黑麦草性寒,夏日防暑。”另一人接道:“每日洗蹄后,必用干布擦净,桐油涂抹三遍,隔绝湿气。”
她心头一震。
过去她总以为最优秀的骑兵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而不是在灯下背出来的。
可如今想来,若连马都控不住,谈何冲阵斩将?
翌日清晨,她主动找到林默,递上一份手绘草图,神情郑重:“将军,我想申请开设一门‘实战骑训’辅修班,这是我连夜编写的《人马协同十八式》,请将军过目!”
图册上每一式皆图文并茂,动作分解细致入微,实用性远超寻常兵书。
林默欣然应允。
不久,小册子传抄全营,连炊事营火头军都人手一份,闲时讨论不休。
眼看时机成熟,林默推出“马政举荐制”:月考前三者破格提拔,献策采纳者记大功一次。
重赏之下,风气为之一变。
一月后,有士卒建议以陶罐装艾草熏燃驱蚊,简便有效,全军推广。
阎宇巡视马厩,鼻间再无腐草恶臭,只余干草清香与桐油微辛。
他望着那些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的战马,不禁感慨:“以前我总觉得管马如管粮仓,按时添料加水就行。现在我才明白,它们不是冰冷的物资,它们是活的,是咱们的袍泽,是会说话的‘兵’!”
春分之夜,月华如水,洒在骑学堂低矮的棚屋上。
烛火在窗纸上投下晃动的人影,数十名将士伏案苦读,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绵延不绝,夹杂着低声讨论:“湿蹄易溃该怎么防?”“医理课第三条写了……”
林默倚着门框静立良久,夜风拂动他的衣角,凉意渗入肌肤,他却浑然不觉。
他看着这些曾经只知蛮干的汉子,如今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仿佛灵魂正被重新锻造。
许久,他转身回帐,点亮油灯。
烛光映照着他刚毅的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