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锦线藏刀夜未眠(1/2)
成都城外,暮色四合。
林默策马疾驰,手中紧握着一份由刘备亲笔签发的诏令副本。
北方形势陡然紧张,陈仓一线魏军集结重兵,前线粮道吃紧,朝廷急需用蜀锦向羌人、胡商换取盐铁和战马,以支撑这场随时可能爆发的大战。
他勒马停在“锦绣庄”后巷一扇不起眼的暗门前,利落翻身下马。
动作间,一页薄薄的密报从他袖中滑落,被他屈指稳稳夹住。
密报上的字迹触目惊心:近一个月内,三批运往汉中的特供蜀锦,竟接连被曹魏游骑精准截获,其路线之精确,仿佛魏军将领手中握着蜀汉的舆经图。
林默深邃的眸光骤然一沉,寒意刺骨。
锦绣庄内部,必有细作!
此刻,庄内灯火通明,上百台织机“咔哒”作响,交织成一曲单调而急促的乐章。
烛火摇曳,映照着千丝万缕的锦线,也映照着主事之人诸葛琳琅清丽而专注的脸庞。
她正纤指拨动着算盘,核对着新一批的账册。
突然,她的指尖在算盘珠上猛地一顿,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不对。
上个月售予南中孟氏部落的那批“云纹八宝锦”,账目上竟凭空多出了三百匹。
可她清楚记得,库房中根本没有这批货的出货记录。
这三百匹珍贵的蜀锦,如幽灵般出现在账面上,又如青烟般消失在库存里。
她秀眉微蹙,心头警铃大作。
“阿翠。”她轻声唤道。
一个身着青衣小厮服、身形娇小的身影立刻从旁边的账房里快步走出,正是她的贴身侍女阿翠。
“小姐,有何吩咐?”
“去,把本月所有进出仓的仓单都取来,一笔都不要漏。尤其是那些夜间补染的批次,我要亲自再过一遍。”诸葛琳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阿翠领命而去,片刻后又悄然返回,将一叠厚厚的单据放在桌上,同时压低了声音,凑到琳琅耳边:“小姐,还有一事。庄里新来的那个织工裴景,最近有些古怪。他手艺好,干活也勤快,还总爱在夜里当值,主动帮着仓管记些零散的账目……”
“说重点。”琳琅的目光没有离开账册。
“……他写的字,不像我们蜀中人士。”阿翠递上一张不起眼的废弃料单,“小姐您看,这‘蜀’字的最后一钩,他写得尤其重,这是北地隶书的惯习。我爹爹说,那是常年写军报的人才有的笔锋。”
诸葛琳琅的目光落在那力透纸背的笔锋上,心中猛地一凛。
一股寒意顺着脊背悄然爬上。
当夜,子时刚过,林默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锦绣庄的阁楼暗处,他没有惊动任何守卫,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
他的目光穿过雕花窗格,静静地看着楼下灯火通明的房间里,诸葛琳琅正亲手将一本封面标注着“军供特品”的假账本,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精致的檀木箱中。
随后,她扬声命人:“将此箱连夜送往城西的别院妥善保管,明日一早便要启程。切记,此乃军国要务,不得有误!”
城西别院早已空置多时,却被她故意对外宣称是存放紧急物资的秘密据点。
林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他无声地来到琳琅身后,对守在暗处的亲卫巴图低声吩咐:“放风出去,就说真正的军供物资,明日午时将从南门码头启程,走水路运往江州。”
巴图领命消失。
林默这才转身,握住琳琅那因为紧张而略显冰凉的手:“你做得很好。但接下来的事,你不必亲自涉险。”
诸葛琳琅没有抽回手,反而反手扣紧了他的掌心,那份柔软下的坚定,让林默心头一暖。
她抬起头,清澈的眼眸在烛光下闪烁着智慧与决绝的光芒:“若我不在局中,他们又怎会相信,这场戏是真的?”
次日清晨,锦绣庄的染坊内忽然传来一阵惊呼和水花声。
“阿翠落水了!快来人啊!”
小厮阿翠“不慎”失足,整个人跌入了五彩斑斓的染池之中,瞬间变成了个大花脸,引得众人一阵忙乱。
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一道身影鬼魅般地闪进了阿翠刚刚离开的杂物间。
正是裴景。
他迅速翻检着阿翠换下的湿衣,从衣袋里摸出了一串冰凉的铜钥匙——正是昨夜阿翠“无意”间遗落,专门用来开启城西别院库房的那一串。
午后,裴景以家中急事为由,向管事请了假,匆匆离开了锦绣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