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困兽犹燃烽燧血(1/2)
夜幕被无尽的冷雨撕裂,山谷深处,魏军的哀嚎声渐渐被风声与饥饿的咕噜声取代。
这已是他们被围困的第五日。
黎明时分,浓得化不开的雾气如同一块巨大的灰色裹尸布,将整个山谷笼罩得死气沉沉。
曾经号称曹魏精锐的鹰扬军,如今只剩下不足八百残兵。
他们或蜷缩在冰冷的岩石下,或靠着瘦骨嶙峋、早已毙命的战马,脸上泛着中毒后特有的灰败之色,腹中的剧痛让他们连呻吟的力气都已耗尽。
曹真,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鹰扬军统帅,此刻却狼狈不堪。
他一把撕下早已被血水和泥泞浸透的战袍,胡乱地包扎着手臂上深可见骨的伤口,那双曾洞察人心的锐利眼眸,此刻布满了血丝,燃烧着绝望的疯狂。
他踉跄着走到最后一面残破的战鼓前,握紧了沉重的鼓槌。
“咚!”
一声沉闷而沙哑的鼓声,在死寂的山谷中突兀地响起,惊起了几只盘旋的乌鸦。
“将士们!”曹真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声音因虚弱而颤抖,却带着一股宁为玉碎的决绝,“我曹真无能,致使诸位陷入绝境!但我们是曹魏的鹰扬!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他高举鼓槌,指向谷口的方向,眼中是困兽般的凶光:“宁碎头颅,不跪南人!愿随我赴死者,起!”
“愿随将军赴死!”
数十名同样燃尽了希望的亲卫死士应声而起,他们丢掉了无用的头盔,手中紧握着断裂的长刀、磨短的残矛,汇聚到曹真身边,准备用最后的生命,发动一场毫无胜算的决死冲锋。
山坡之上,蜀军阵前,飞骑营校尉苏锦早已按捺不住。
她一身戎装,英姿飒爽,见谷中魏军异动,立刻喝道:“弓弩手准备!他们要狗急跳墙了!”
数百名弓弩手闻声而动,张弓搭箭,冰冷的箭头在晨光中闪烁着致命的寒芒,只待一声令下,便能将那数十名死士射成刺猬。
“再等一刻。”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林默抬手,轻轻按下了苏锦即将挥下的手臂。
苏锦一愣,急道:“都督!再等,他们就要冲出来了!虽是残兵,但困兽之斗,亦会让我军平添伤亡!”
林默的目光却未曾离开谷中那道决绝的身影,他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述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死士冲阵,其志在死,不在伤人。他们求的,是一个体面的结局。我若成全了他们,反倒是遂了曹真的愿。”
他转过身,对身后的传令兵下达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命令。
片刻之后,山谷入口处,蜀军阵列向两侧分开一条通道。
三百坛装满了清水的陶坛和五辆堆满了干粮的马车,在数百双魏军残兵惊愕、怀疑、贪婪的目光中,被缓缓推至谷口。
“砰!”
一名蜀军校尉当着所有人的面,一锤砸开一坛水的封泥,捧起瓦罐,对着天空咕咚咕咚灌下大半。
随后,他又抓起一把干粮,大口咀嚼起来,动作豪迈,毫无滞涩。
“告诉他们,这不是毒饵,是选择。”林默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一个蜀军将士耳中,“饮此水,食此粮,放下兵器,可活。负隅顽抗,玉石俱焚,可死。生死,由他们自己选。”
姜维站在一旁,看着林默的侧脸,心中那股拜服之情愈发浓烈。
他低声问道:“大人,您这是……”
“伯约,你可知曹真此人,弱点何在?”林默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提了个问题。
不等姜维回应,他便自顾自地说道:“他曾是曹魏最年轻的参军,弱冠之年便名满天下,靠的是才学谋略,而非疆场屠戮。这样的人,骨子里是孤傲的,他恨的不是失败,而是尊严被无情碾碎。”
姜维若有所思:“所以,您不杀他,不辱他,反而给他水和粮,是想让他自己走出来?”
“不错。”林默点头,目光深邃,“心门不开,铁笼也关不住魂。我要的,是一个心服口服的曹真,而不是一具徒有其名的尸体。”
谷内,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魏军士卒的目光都死死钉在那冒着水汽的陶坛和散发着麦香的干粮上。
喉结滚动,肚腹雷鸣。
那名当众试吃试喝的蜀军校尉,就像一根火柴,点燃了他们心中名为“生”的欲望野草。
终于,一名年过半百的老卒再也撑不住了。
他扔掉手中的断刀,连滚带爬地冲出队列,扑到一坛水前,像沙漠中濒死的旅人,将头埋进陶坛,疯狂地痛饮。
清冽的泉水滑过干裂的喉咙,带来的是久违的甘霖。
老卒抬起头,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一边哭,一边抓起干粮塞进嘴里,含混不清地嘶喊:“为什么……为什么啊……我们出征前,司马太傅说……说汉中百姓皆恨刘氏,只要破城,便可得民心……可为何……为何你们反倒给我们饭吃?!”
这一声哭喊,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每一个魏军士兵的心上。
是啊,为什么?
他们是侵略者,是敌人,可此刻给予他们活命希望的,却正是他们要征服的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