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暗夜猎踪(2/2)
林烨连夜调阅海关记录,发现李家旗下贸易公司近期频繁进出口\"美术品\"。x光扫描显示,雕像内部填充着晶圆,目的地多为某中东国家。
\"借艺术之名,行技术扩散之实。\"老赵愤怒地摔碎茶杯。
真正的突破来自卧底会计。这个戴金丝眼镜的年轻人冒险复制了李家离岸公司账本,数据显示资金最终流向瑞士某私人银行。而该银行保险库中,存有陈立群签署的技术转让协议原件。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泽明在拘留所冷笑,\"你们抓我,正好替真正的买家打掩护。\"
庭审前夜,关键证人遭遇车祸。林烨在医院抢救室见到奄奄一息的会计,对方用血手指在床单上画出一个残缺的锚形符号。
\"不是李家...\"会计气若游丝,\"是十号码头...\"
子时的维多利亚港雾气弥漫。十号码头废弃仓库里,林烨团队发现全套晶圆加工设备。但更令人心惊的是操作日志——最近一次试产日期,竟是李家游艇被查封当日。
\"金蝉脱壳。\"老赵踢翻工作台,\"我们被耍了!\"
真相在黎明时分浮出水面。国际刑警组织共享的情报显示,真正幕后黑手是某跨国集团,李家只是白手套。而该集团董事长,正是三十年前与陈立群在新加坡创办合资企业的德裔商人。
\"绕了一圈,又回到起点。\"林烨望着安检口屏幕上的通缉令照片,那张日耳曼面孔与南极基地档案里的纳粹工程师惊人相似。
航班起飞前,他收到加密邮件。附件是父亲年轻时的调查报告,用红笔圈出的段落令人心惊:\"怀疑山本家族通过香港渠道,向中东转移核技术。\"
云海之上,林烨翻开空姐送来的《南华早报》。财经版角落有条简讯:\"李氏集团宣布退出新能源领域\",配图是李泽明登机照片,目的地是法兰克福。
\"下一站,德国。\"他合上报纸,舷窗外阿尔卑斯山的雪顶在月光下泛着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