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徭役(2/2)
免得扰了圣人的雅兴。”
吴炳听到这话,眉眼低垂,没有说什么,实际牙根都有些痒痒。
他轻声说道:“不知孙司徒这次要在清河县征收多少徭役。”
“本官最近查了一下户籍名册,周围几个县中,唯独你清河县青壮劳力最多,光是户口就已经突破了1500户。”
“所以理应你清河县征收最多的壮劳力,300人吧。”
听到这话的吴柄更是倒抽一口凉气。
1500户只抽300人,听着不算多。
毕竟按照一户人口平均三个人来计算,清河县就有4000多个人。
4000多人抽300壮劳力,算多吗?这可太算了!
大炎王朝征收徭役,从15岁到60岁都算。
但有时候所说的青壮徭役,说的是15岁到35岁这一类的人等。
这一类才是最主要的劳动力。
有一把子力气。
孙苗要的就是这一类人。
五六十岁的,老的,他还瞧不上。
整个清河县4000多人把男女除开,各算一半,剩2000多人。
年老的,幼儿的,不符合征收标准的,起码占个60%。
如此一来,就剩了八九百人。
八、九百的青壮劳力,直接抽掉300人走。
这可是最主要的劳动力。
而且说得好是服徭役,在这寒冬腊月服徭役,如今这个世道,和送死没有区别。
死亡率估计在七成或者八成往上。
一下损失这么多的壮年劳动力,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可是致命的。
好不容易辛辛苦苦供养出一个男丁,能够承担重体力活供养,一家人莫名其妙被朝廷吸血带走。
这…这对于一个家庭,不亚于灭顶之灾。
吴炳眼神低垂,说道:“孙司徒,这300人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不多,你清河县可谓是个大县。”
“放心,把户籍本册给本官,本官亲自点卯,保证不会让吴县令难做。”孙苗笑得灿烂。
吴柄知道这家伙心是有多黑,如果被孙苗点卯的人不想死,不想去服徭役,就得讨好他这位小司徒大人。
这可是一份极其有油水的差事。
吴柄抬头给师爷使了个眼色,师爷顿时明白,走进后堂片刻后,再出来,将一个小锦袋子交给了吴炳。
吴炳将这个小锦袋子放到了孙苗的旁边。
孙苗斜眼一撇,冷声道:“吴县令,这是…”
“孙司徒放心,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只是啊,我清河县最近也是年年遭灾,哪有像户籍那般记载如此富裕。
这300青壮劳力,真不一定负担得起。
要是真抽调走了,明年收成恐误啊。这要是因为此事,为了明年税收,你我二人都难跟朝廷交差啊。孙司徒,还请酌情减免一二…”
“哈哈哈,吴县令当真无愧父母官。”
孙苗掂量了一下钱袋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嗯,既然清河县有困难,本官也得考虑。既然如此,那我便上报朝廷,削减一二,清河县只收二百人。”
吴炳还想争取,毕竟这没保住一个人,可就是保住了清河县的一个家。
“孙司徒,这200人是否也太…”
“诶!”孙苗露出不满之色:“吴县令,你也得考虑朝廷的困难啊,不能只看着自己的困难。要为大局考虑!”
得,吴柄也明白了,这家伙心中所想。
再消减人口。
孙苗得没得吃了。
这家伙。
吴炳也只得见好就收。
恰逢这时,外面传来一声声喊冤动静。
惊动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