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援军有望!城中缺粮!(1/2)
“长生,吃点吧。”
安云汐端来了一碗稀粥,搭配着几个黑面馍馍,放到了许长生的面前。
许长生看着眼前的物件,摇了摇头,推给了安云汐说道:“没事,师娘,我是武夫,饿不到自己十天半个月不吃东西,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碍,你吃吧。”
安云汐没有过多推迟,将黑面馍馍放到嘴边,一口一口轻轻咬着喝着寡淡如水的稀粥。
许长生叹息了一声,看向窗外,日子,开始难了啊。
窗外天色灰蒙,已是深秋,连日的阴霾更给这座被困的孤城增添了几分死寂。
今天,是叛军围城的第二十五天。
他身为武夫,气血旺盛,确实比普通人更能抗饿,但城中99%的人都只是普通人。
但看着师娘安云汐小口小口艰难吞咽的模样,他心中仍是一阵酸楚。
“师娘,你慢用,我出去看看。”许长生声音有些沙哑。
安云汐抬起头,温婉的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担忧,她轻轻点头:“长生,小心些。”
走出临时栖身的残破小院,一股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氛扑面而来。
街道上不再有往日的些许生机,取而代之的是死气沉沉。
面黄肌瘦的百姓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眼神麻木地等待着每日那点可怜的施舍。
队伍缓慢地向前蠕动,尽头处是几个由郡主治下官吏和士兵维持的粥棚。
许长生走近了些,看得更真切。
那所谓的“粥”,几乎就是浑浊的温水里漂浮着寥寥无几的米粒和说不清是什么的野菜根茎,稀薄得可怜。
每人除了这一碗“粥”,还能领到两个婴儿拳头大小、颜色灰黑、掺杂了大量麸皮和不知名草籽的杂粮馍馍。
这东西吃下去,能提供的热量有限,更多的是为了填充空虚的胃袋,延缓饥饿感的折磨。
看着那些领到食物后,或蹲或坐、迫不及待吞咽的百姓,许长生心中暗叹。
围城之战,最残酷的往往不是刀光剑影,而是这无声无息的消耗。
叛军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几次强攻受挫、尤其是失去了公孙无德这个“攻城车生产线”后,他们改变了策略,不再轻易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像耐心的猎人一样,将枫林城团团围住,等待着城内粮尽援绝、不攻自破的那一天。
但这其实也是刘宝没有办法的办法,守城方对比攻城方有着天然的优势。
刘宝的强攻根本拿不下这座城池,他们死了4000人,攻城方至少死了万余人。
空气中都飘着一股腐臭的味道。
要是刘宝一意孤行的强行攻击,人死的太多,大军溃败,手下的士卒也会权衡,丢了这么多人命,拿下这座城,值得吗?
叛军自然也不是傻子,跟着刘宝,自然是想过更好的生活,想抢更多的钱,玩更多的女人。
刘宝要他们的命去填这座城,如果说卖命活下来过后,能获得大量的收益,还好说。
当收益和付出不成正比的时候,士兵们又会傻傻的去卖命吗?
所以说刘宝的围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幸亏…幸亏郡主早有决断。”许长生不由得想起围城之初,绮罗郡主就以铁腕手段,强行收缴、统一管制了城中所有大户和官仓的存粮,实行严格的配给制。
若非如此,以城中几十万张嘴巴的消耗,恐怕早就断粮了,甚至可能早已出现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
即便如此,眼前的景象也预示着,情况正在滑向不可控的边缘。
他穿过萧条的街巷,向着东城墙走去。
沿途所见,皆是破败与饥饿。
偶尔有士兵巡逻而过,也是盔甲歪斜,脚步虚浮,脸上带着菜色。
原本八千守军,经过连日血战和饥饿疾病的消耗,如今能战者,已不足四千之数,且个个状态堪忧。
登上城墙,寒风更加凛冽。
守城的士兵们抱着兵器,蜷缩在垛口下避风处,很多人即使在岗位上,也显得有气无力。
他们的眼神不再锐利,充满了对未来的茫然和对食物的渴望。
饥饿,正在一点点吞噬着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许长生走到城墙边,眺望城外。
叛军的营盘连绵依旧,旌旗招展,对比这座城,却透着一股悠闲。
他们似乎吃定了城内即将崩溃,连巡逻的哨骑都显得有些懒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许长生摩挲着冰冷的墙砖,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他获得了神机百炼这等逆天神技,若在物资充沛之时,足以化腐朽为神奇。
可在这座被围困的孤城里,他能动用的材料极其有限。
围城初期,他还能利用神机百炼,将城中搜集来的废旧铁器、破损兵器熔炼重铸,打造成相对精良的盔甲和刀剑,分发下去,确实提升了守军的防御和杀伤力。
但随着围城日久,粮食短缺成为首要问题,这些铁甲反而成了负担。
饥饿的士兵穿着沉重的盔甲站立巡逻,体力消耗更快。
无奈之下,他又只能将这些铁甲回收,重新熔炼,打造成更轻便、更适合刺击的长矛,或者制成箭簇,以应对可能的攻城。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权宜之计。神机百炼可以改变物质的形态,却无法无中生有,变出粮食。
它无法将泥土变成米粒,无法将木头变成肉食。
面对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这项神奇的能力,也显得苍白无力。
他在城墙上找到了绮罗郡主。
她依旧站在最前沿的位置,身姿挺拔,但许长生敏锐地注意到,她原本莹润的脸颊消瘦了不少,眼窝深陷,带着浓重的黑眼圈,嘴唇也有些干裂。
那身华丽的郡主服饰也换成了便于行动的劲装,上面沾着尘土和早已干涸的血迹。
她正低声与秦统领商议着什么,眉头紧锁。
看到许长生走来,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但那笑容中充满了疲惫。
“长生,你来了。”她的声音不如往日清亮,带着一丝沙哑。
“郡主。”许长生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望向城外,“情况…不太妙。”
绮罗郡主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库存的粮食,最多还能支撑…七八天。而且,是维持现在这种最低限度的配给。”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还包括了…之前不得已宰杀的所有城中牲畜。”
七八天…许长生心中一沉。
这个时间,比他想像的还要短。
这意味着,七八天之后,这座城将彻底陷入绝境。
“春浔还没来…?”许长生不由得紧紧地皱着眉头。
绮罗郡主深呼吸一口气,目光闪烁,说道:“今年的春浔来得比往年慢了好些天,但我已得到消息…最迟五天之内春浔就会抵达那座耗费巨资修建的河堤…沧州那边要乱了。”
听到这话,许长生的眼神陡然一闪,说道:“这么说,援军有望?”
绮罗郡主的红唇勾起了一丝笑容:“没错…有一支万余人的沧州军,已经出发,携带补给。”
许长生心中大震,脸上泛起一抹喜色,这么些天来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郡主!这是天大的好消息!为何不立刻告知全城军民?以此振奋士气,或许还能多撑几日!”
然而,绮罗郡主脸上的那丝笑容却迅速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忧虑。
她轻轻摇头,目光锐利地扫过城墙上下那些疲惫的士兵和官吏,压低声音道:“长生,你难道没发觉,最近叛军的几次试探性进攻,虽然规模不大,却总能精准地找到我们防御相对薄弱的环节吗?”
许长生心中一凛,仔细回想,确实如此。
叛军近来的攻击不再像之前那样盲目猛冲,而是变得更有针对性,几次都险些被他们打开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