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谋划(1/2)
飞船缓缓降低高度,穿透云层,那座传说中的帝国心脏,长安城。
终于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许长生透过窗户,凭栏远眺。
当他的目光真正落在那片无边无际的宏伟城池上时,饶是早有心理准备,依旧被深深震撼了。
这…这哪里是一座古代城池?
这分明是一座浩瀚无垠的巨兽!
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城墙的边际!
连绵不绝的巍峨城墙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青铜巨龙,蜿蜒曲折,延伸至视野的尽头,与天际线融为一体。
城墙之高、之厚,远超想象,上面甚至可以并行数辆马车。
城内,宫殿群如连绵的山脉,琉璃瓦在朝阳下反射出万道金光。
无数高耸的楼阁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密密麻麻,仿佛一片由建筑构成的森林。
宽阔笔直的街道纵横交错,如同巨大的棋盘,车马人流穿梭不息,即便在高空,也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喧嚣与活力。
更令人惊叹的是,城中竟有数条宽阔的河流穿城而过。
这些河流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开凿的运河,水色清澈,波光粼粼,如同一条条碧绿的玉带,
将庞大的长安城分割成不同的区域。
河面上,各式各样的舟船往来如织,有运货的漕船,有装饰华美的游船,更有许多张灯结彩雕梁画栋的花船点缀其间,丝竹管弦之声隐约可闻,为这座雄城增添了几分旖旎与奢靡的气息。
这种无边无际的宏大感,这种将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磅礴气象,让许长生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前世的现代都市,看着那些摩天大楼组成的钢铁丛林。
但眼前这座长安,却更多了几分古朴厚重与奇幻的色彩。
就好像突然回到了现代都市去游历那些古城景点。
“这…就是长安?”许长生忍不住低声惊叹。
“以古代的基建水平…竟能建造出如此奇迹般的巨城?!简直…不可思议!”
玄天真人语气中也带着一丝感慨:“唔…确实比贫道上次来时,又扩大了不少。
这水脉体系…看来钦天监那帮家伙这些年也没闲着,优化得更加完善了。”
许长生注意到城中那几条醒目的运河,好奇问道:“这城中…怎么这么多人工河?”
玄天真人解释道:“小子,可别小瞧了这些水脉。
它们不仅是景观,更是长安的命脉之一!
承担着巨量的物资运输,比陆路便捷省力太多。
而且…嘿嘿。”
玄天真人的语气带上了一丝暧昧,“这些河面,尤其是靠近各坊市的地段,可是达官贵人最爱的销金窟。
你看到那些花船了吗?那才是真正的极乐之地!
离了岸,船门一关,里面的淫奢荒诞,超乎你的想象!
多少见不得光的交易、秘闻,都在那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中发生。”
许长生闻言,脸上露出一个“懂的都懂”的坏笑,用意念调侃道:“真人,您连这都知道?莫不是…当年也经常去体验生活?”
玄天真人那虚幻的灵魂体仿佛都僵硬了一下,随即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语气带着几分恼羞成怒:“放肆!胡说什么!贫道乃玄门正宗,得道高人!怎会留恋那等烟花柳巷污秽之地!休得胡言乱语,败坏贫道清誉!”
许长生嘿嘿一笑,不再深究,免得这位老前辈真急了。他转而问道:“这些水脉,恐怕不止是运输和享乐之用吧?”
玄天真人见许长生转移话题,松了口气,语气恢复严肃:“嗯,你眼光不错。
这些水脉的走向、深浅、交汇之处,皆暗合阵法玄机。
乃是钦天监耗费无数心血,依托长安龙脉地气,布下的一座巨型护城大阵的一部分。
一旦长安遭遇外敌入侵,这些水脉便能引动天地灵气,形成强大的防御结界,威力无穷。”
许长生倒吸一口凉气:“覆盖整座长安的巨型阵法?这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玄天真人叹道:“倾国之力,亦不为过。
长安乃王朝气运所钟,龙脉盘踞之地。
只要长安不破,大炎国本便稳如泰山。
投入再多,也是值得的。”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绮罗郡主慵懒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媚意:“许长生…你在那嘀嘀咕咕跟谁说话呢?”
许长生转身,看到郡主只随意披了件外袍,赤着雪白的双足,揉着惺忪睡眼走了过来。他随口敷衍道:“没和谁,自言自语罢了。我们已经到长安了。”
“到了?!”绮罗郡主闻言,睡意瞬间全无,美眸一亮,兴奋地小跑到窗边,一把推开窗户,探出半个身子朝外望去。
当看到下方那无比熟悉又更显恢弘的巨城时,她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长安气息的空气,陶醉地眯起眼睛,呼出一口浊气:“快两三年没回来了…长安还是这么繁华!还是这么多好玩的好吃的!”
许长生看着她几乎半个身子都探出窗外,丝质睡袍被风吹得紧贴身体,勾勒出惊心动魄的曲线,没好气地把她拉回来:“也不穿件正经衣服!不怕被人看光?”
绮罗郡主毫不在意地伸了个懒腰,尽显曼妙身段,媚眼如丝地瞥了他一眼:“怕什么?这飞船飞这么高,谁看得清?就算看清了…本郡主的身子,给你看还看少了?”
她说着,指挥道:“去,给本郡主找条裙子来。估计最多小半个时辰就该降落了。”
许长生无奈,只得去给她找衣物。
两人收拾妥当后不久,楚云轩便来敲门,告知即将降落。
一行人收拾停当,来到甲板汇合。
皇甫梵律早已站在那里,她身姿挺拔如枪,手握亮银长枪,英气的眸子凝视着下方越来越清晰的长安城,眼神复杂。
看到许长生和郡主过来,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沉重:“以前久居长安,只觉得此地繁华理所当然,早已习惯。
但自从入道宗修行,后又游历江湖…见过了人间疾苦,见过了边陲小城的落后与艰难…我才发现,这座长安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是用无数的白银与黄金堆砌而成,璀璨得…有些刺眼。”
她顿了顿,握紧枪杆的手指微微发白:“我看到的,不仅是繁华…更是整个大炎无数子民用血汗种出的粮食,用徭役开凿的运河。
先帝昌元帝在位时,免天下田税三年,与民休息,那时可谓国泰民安,家家有余粮。
可自从当今圣上庆元帝继位,大兴土木,修建行宫,开凿运河,徭役繁重,田税年年递增…大炎五十六州,我亲眼所见,至少有三州之地,百姓生活愈发困苦,天灾之年,甚至…时有饿殍遍野之惨状发生。”
她的声音带着痛心与不解:“这长安城的辉煌之下,不知是建立在多少我大炎普通百姓的骨血之上。”
绮罗郡主闻言,秀眉微蹙。
作为从小锦衣玉食的王公贵族,她很难完全共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绪。
她看了一眼皇甫梵律,语气平淡地说道:“皇甫仙子,身为大炎子民,为国缴税,服徭役,本就是分内之事。
虽有些时候赋役确实繁重,但有这个国家在,亿万百姓至少能得享太平,安稳活下去。
你若去那妖族肆虐的妖国之地看看,那边的人族被当做牲畜般圈养,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炼狱!”
皇甫梵律眉头皱得更紧,看向郡主:“可为何昌元帝朝百姓能安居乐业?
庆元帝继位不过十数载,各地起义、造反之事便屡有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