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两个字!祸害!(2/2)
不再只是讲学之地,而逐渐演变为一个政治力量,成为影响大明走向的重要势力,也是两千年来封建王朝中最引人注目的政治团体。它甚至让皇帝也感到忌惮。
这一切,都要从东林党的创始人顾宪成说起。
他曾因国本之争被万历皇帝革职回乡。
可回到无锡的顾宪成并未就此沉寂。他另寻出路,借助东林书院的资源,组建了一个政治团体,这就是东林党。
他以讲学为名,实则议论朝政、评议人物。他的追随者将这种行为称为“清议”,自诩为清流之士。
一时之间,“东林”风靡全国。用今日的话来说,就是朝中许多官员都在暗中响应,其政治影响力极其广泛。
无论是在朝为官者、在野文士,还是地方士绅与江南文人群体,皆趋之若鹜,纷纷以东林为中心聚集。一时风光无两,对整个大明影响深远。
“回陛下,臣对东林书院只有两个字的评价!”
朱由校见徐光启迟疑,便知他在试探自己的态度。
显然,这两个字的评价并不温和。
“阁老请直言。”
徐光启语气沉重:
“祸害!”
话音刚落,王象乾与王在晋皆惊愕地望向他。尽管他们对东林并无好感,却也从未敢如此直言不讳。
朱由校兴致高涨,完全没料到徐光启会如此直言不讳。
“那就请阁老为朕讲讲,‘祸害’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回陛下,臣之所以称他们为祸害,是因为据臣所知,东林党人大多热衷空谈议论,不干实事。”
“万历年间,朝廷中不少官员都与东林有关,但他们既无政绩,也无治国之功,整天只会争权夺利,互相攻讦。”
朱由校听后,也不由得频频点头。徐光启所言,句句切中要害。
“大司马和元辅怎么看?元辅更是隆庆四年的进士,为官五十多年,这些党争之事,你们都是亲历者。元辅更是从头看到尾,所以朕也想听听你们真实的想法。”
怕二人有所顾虑,朱由校又补充道:
“你们都是朕信赖的重臣,今日无须避讳,有话直说,即便涉及朕的皇祖,朕也不会怪罪。”
三位内阁大学士听后,心中皆是一震。看来陛下已下定决心要整顿东林。
他们深知自己深受皇恩,陛下也已明确表态,加上徐光启已率先揭开东林的问题,但他们也清楚,这背后水太深,不得不谨慎应对。
他们都清楚,如今的皇帝与先帝不同,但毕竟年少,神宗皇帝当年都难以掌控的局面,如今这位十七岁的君主,真的能驾驭得了?
这其中的风险,陛下是否真正了解?
徐光启接着又问道:
“陛下设立皇明书院,是否也与此类党争有关?”
见徐光启有此一问,朱由校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