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 > 第211章 又开始觉得自己能了?!

第211章 又开始觉得自己能了?!(1/2)

目录

这次朱由校与张维贤密谈了一个多时辰,虽已掌握相当力量,但因即将离京数月,内心依旧难安。

他反复叮嘱,决不能轻易将兵权下放,无论是六部文臣,还是地方将领,都不得染指军务。

对流言蜚语与居心叵测之人的攻击,也必须保持警惕。

朱由校最担心的就是在他启程之前,有人趁机作乱。

上回北征,若非部署得当、留有后手,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他再次交代留守京师的李文胜、李兴、周平恩等人,必须无条件服从英国公的命令,凡是借故抗命者,一律军法从事。

他还特命李文胜担任九门守备总兵官,统管京师九门的军事防务与守备事务。

所谓“九门守备总兵官”,是朱由校临时决定设立的职位,在大明原有的武将体系中并无此职。

大明的政治权力结构早已完备,上下分明,绝大多数事务在六部层面即可处理。

设立九门总兵官之举,引发了不少朝臣反对,但朱由校态度强硬,以不久前何士晋一案为由,将反对者尽数驳斥,令其无言以对。

按照朱由校的说法:“事情一旦发生,就只有零次与无数次。既然他们曾经谋逆,谁又能保证不会再来一次?”

那些持异议的官员哑口无言。

虽然皇帝不断加强集权,但他们毫无办法,因为皇帝总是能抢占道德高地,以“皇权安危”和“社稷稳定”为名,牢牢占据正义之位。

如今京师内外已有风声,说天启一朝正在成为第二个成化朝。

皇帝的手段与心志,甚至比起成化帝还要果决强硬。

官员们心里都清楚,这位年轻的皇帝不同于先帝那般容易蒙蔽与敷衍,也不像神宗皇帝那样顾虑重重、顾虑身后名声,他根本不怕留下恶评。

对于文官群体,他似乎带着某种天然的疏远与戒备。除了极少数被他信赖的心腹重臣外,其他人几乎难以获得真正的好感。

特别是那些在都察院任职的御史,早已失去了万历年间敢言直谏、无所畏惧的锋芒。

如今哪一天不是战战兢兢,唯恐被抓住什么把柄,成为皇帝整治的典型。

朱由校终于在朝政中掌握了主导权,那些官员的笔墨与言辞对他已无作用,他们曾引以为傲的清流派系也早已瓦解。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胆魄。只有如此,朱由校才能安心南下亲征。

算算日子,秦邦屏与陈广等人应该已接近西安府,自己也该准备启程了。

其实他也不想征战太久,打仗确实太累,身心俱疲的感觉令人难熬。

但无奈,改土归流事关重大。

只要能解决土司问题,就算将来朱由检登基,大明也不会那么快走向灭亡,至少可延续三十年国运。

……

咚、咚、咚!

晨曦初现,皇城内的钟声随之响起。

守候在午门外的文武百官迅速入宫。

这是八月第一次早朝,也将是最后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