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 > 第273章 剿灭安逆残部!封世袭罔替平南伯!

第273章 剿灭安逆残部!封世袭罔替平南伯!(2/2)

目录

但为了彻底扭转西南局势,实现真正的安定与民生恢复,这一步终究无法绕开。

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积怨早已根深蒂固,甚至超出了他所能调和的范围。

因此,他才不得不采取这般强硬手段。更何况,这些曾经有过劣迹之人,极易再度作乱。

倘若此次轻饶,将来定会变本加厉,再次作乱。

就像崇祯皇帝当年对张献忠、罗汝才等人的招抚,每次皆是“将亡则降,稍缓即叛”。

他们眼看局势不利,便向官员示好,表示愿弃恶从善;待到走投无路,又再次归降。

这类情形屡见不鲜,仿佛陷入一个无尽的轮回。

第二类人,则是那些既未起兵,也未协助平叛的土司。

这类人态度暧昧,脚踏两条船,暗中与奢安叛军勾结是常态。

不过比起那些充当炮灰的土司,他们更为狡猾,不到局势明朗,绝不轻易站队。

御林军在查办其他土司时,也会顺带探听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朱由校与他的亲信将领们平日往来时,也常借机旁敲侧击,试探口风。

执法队中的锦衣卫,最近都被派了出去,秘密查访这些人的过往行迹。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朱由校从不相信有人能将事情做得毫无破绽。

只要发现一丁点蛛丝马迹,他都会立刻追查到底,绝不姑息。

这次他决心铲除这个反叛势力的根基,务必将其连根拔起。

毕竟在大明朝,观望不前者比比皆是。这些人只会在局势明朗、胜算在握之时,才肯亮明立场。

第三种人,则是朱由校今后几年治理西南的重要班底。

像秦良玉这般忠君报国者,大有人在。

川地的苗族、壮族土司,也有不少愿为朝廷出力,为国建功的。

对待这些人,自然要给予礼遇,妥善安置,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

虽说土司制度弊端不少,但归根结底,问题在于制度本身,而非人品。

水西安氏和永宁奢氏,数十年前也曾忠于朝廷,只是随着时局变化,才渐渐偏离了轨道。

短期内,若想迅速、有效地掌控四川与贵州,还是离不开当地势力的支持与配合。

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与作为君王的胸怀,朱由校当众亲笔拟写了一道敕命。

以秦良玉多年战功,以及其一家对朝廷的贡献,敕封其为平南伯,世袭罔替。

授其伯爵之位,兼任四川兵备使、提督军务总兵官,拜武将第三等右将军,赐将军印,并任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特准其拥有“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之权。

自此以后,四川全境军务皆由秦良玉统辖,包括右军都督府下属各卫所亦在其管理范围内。

但能否真正调动兵马,仍是难题。

五军都督府的调兵、练兵之权归兵部掌握,粮饷这一关键环节也被户部把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