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 > 第298章 局势

第298章 局势(1/2)

目录

“大司马,你是兵部尚书,你来谈谈辽东与草原的局势。”

“老奴已经吞并漠南数百里土地,还有十多万部众,实力比起上一次辽沈之战,甚至还有所增长。”

“眼下我大明应如何应对?是否要调整对林丹汗的策略?”

“朕的意思是,绝对不能放任老奴继续扩张。朕也清楚,现在想要一举铲除奴患并不现实。”

“所以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是否要通知熊廷弼与洪承畴,根据局势变化灵活应对,主动出击,挫挫老奴的锋芒。”

王在晋早已准备好对策,只等皇帝发问。

“陛下,微臣以为,辽东仍应以防守为主。今年虽多次与建奴交战,且都取得胜利,斩敌无数,但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辽东经略熊廷弼呈上了一份奏折,总结了全年的战况,统计了双方损失。综合来看,熊廷弼也主张防守。”

“第一,辽东局势尚未稳固,军民人心不稳,将领之间更是矛盾重重,彼此对立。”

“本地出身的将领与来自关内的将领,以及朝廷调来的将领之间,经常发生争执。”

“第二,因整顿军纪、裁减冗兵,导致大量底层士兵被撤,将领心中积怨颇深。虽畏惧朝廷威严不敢公开表达,但对军令的执行已大打折扣,甚至有将领公然抗命,向朝廷讨价还价。”

“第三,虽然我军多次击败建奴,但大多是在守城战中,野战虽有斩获,损失也极为惨重。”

“老奴首次大举进攻沈阳时,熊廷弼亲自率领数万骑兵迎战敌军两黄旗,虽取得战果,但辽阳骑兵损失惨重,至今未恢复元气。”

“微臣认为,平定老奴应当稳步推进。目前敌我形势已清晰,老奴已无力南下,眼下应先稳固辽沈防线。”

“同时抓紧整顿辽东军备,若有可能,陛下还可考虑从羽林军中抽调部分兵力前往辽东驻防。”

朱由校没想到王在晋会提出这样的建议。调羽林军前往辽东,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话。

这不仅涉及辽东的军事部署,更牵动整个朝廷的格局。

羽林军直属皇帝,不受兵部节制。

粮饷由户部直接划拨给后勤司,

再由执法队发放至军士手中,整个过程完全绕过兵部。

调遣羽林军前往辽东,意味着皇权进一步延伸,对辽东地区的掌控力也随之增强。

皇权的集中,势必对内阁和六部的权力形成挤压。

王在晋能够产生这样的思路,并且敢于在众人面前提出,实属不易。

当下的大明,确实正面对着一个棘手的问题。

自从上一次朱由校果断处置了一批不服从调遣、不受约束的将领后,无论是辽东本地的将官,还是前来支援的统兵者,在作战时都开始消极应对,实力明显保留。

朱由校清楚,内阁与六部的大臣也明白,这些将领是被朝廷那次果决之举震慑住了,担心战后遭到清算。

因此他们选择保存自身力量,甚至放任建奴势力坐大,不惜损害自身利益,暗中协助敌军。

他们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凸显自身的重要性,迫使朝廷不得不依赖他们来对抗建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